[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废水中氟、钙的生物絮凝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4352.2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4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闵小波;杨卫春;柴立元;杨志辉;苗雨;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12N1/36;C12N1/20;C12R1/01;C02F101/1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水中 生物 絮凝 及其 制备 应用 方法 | ||
1.一种处理废水中氟、钙的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占培养基体积10%的接种量将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T3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培养过程控制温度25~35℃,pH值为1.5~2.5,培养时间为5-8天,然后将培养得到的菌液,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到0.5wt%~3wt%的H3PO4溶液中,P/Fe摩尔比为0.1~2.0,加热到55-70℃,反应时间为15~30min,冷却,即得到液态生物絮凝剂;
所述液体培养基:FeSO4.7H2O44.78g/L,(NH4)2SO40.5g/L,K2HPO40.5/L,MgSO40.5g/L,KCl0.1g/L,加蒸馏水至1L,pH2.0;
所述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T3是美国菌种保藏中心标准菌株氧化亚铁硫杆菌ATCC23270经过驯化得到的,驯化过程如下:
将初始pH值2.0,初始Fe2+浓度为9g/L的菌液接种到9K培养基,培养过程中用30%浓硫酸调pH值到1.5,培养菌液至红色时转接,反复接种培养3~5次,培养得菌液T1,将菌液T1接种到9K培养基,培养过程中逐渐加入FeSO4·7H2O,使Fe2+浓度至45g/L后,培养菌液至红色时转接,再反复接种培养3~5次,培养得菌液T2,将菌液T2接种至(NH4)2SO4浓度为0.5g/L且无Ca(NO3)2的9K培养基,培养菌液至红色时转接,反复接种培养3~5次,得到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T3;
所述的驯化培养氧化亚铁硫杆菌的9K培养基成分为:FeSO4·7H2O44.78g/L、(NH4)2SO43.0g/L、KC10.1g/L、K2HPO40.5g/L、MgSO40.5g/L、Ca(NO3)20.01g,加蒸馏水至1L;
所述驯化过程中接种量均为培养基体积的10%;
所述驯化过程中培养条件均为:恒温水浴摇床,摇床转速为120r/min,温度35℃。
2.一种处理废水中氟、钙的生物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的生物絮凝剂。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生物絮凝剂加入含有氟和(或)钙的废水中,絮凝沉降废水中的氟离子和钙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包括含氟矿石开采、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物絮凝剂加入废水中,加入量为0.2-4ml/100ml废水,搅拌反应5-30min,静置沉降时间为1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3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搜索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鸡蛋保鲜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