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生物降解润滑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4375.3 | 申请日: | 2013-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川;梁慧;莫宇飞;卢朝霞;梁景;李胜;蓝明新;肖友程;唐彩珍;粟满荣;唐兴中;田宗义;李宏君;赵钟兴;廖丹葵;刘琨;黄旖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N30/06;C10N30/12;C10N30/10;C10N40/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翁建华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降解 润滑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满足日益苛刻的环保节能要求、适用于各类机械摩擦副的润滑与密封的可生物降解润滑脂。
背景技术
润滑脂是一种介于液体与固体之间的润滑材料,其产量在整个润滑产品中所占比例远不及润滑油。但是润滑脂润滑性能要比润滑油的好,在常温状态时,其能吸附于金属表面上而不流动;在受热或机械作用时,润滑脂变稀,能像液体一样润滑摩擦表面,当热作用和机械作用逐渐变小至消失时,润滑脂恢复其稠状态。由于润滑脂具有这种特殊性,因此,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润滑材料之一。
润滑脂主要组成是基础油(约占70%~90%)、稠化剂(占10%~20%)和添加剂(10%以下)。就目前而言,润滑脂所用的基础油主要是石油中分离出的矿物油,矿物基础油的生物降解性差,并且含有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在润滑脂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因渗透、泄漏及溢出等进入环境,引起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危及人体健康。矿物油润滑脂在自然环境中不但很难生物降解,而且其中所含的各种添加剂大部分不是有毒就是对环境有害。另外,由于润滑脂不像润滑油那样比较容易回收处理,因此,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润滑剂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研究具有生物降解性能的润滑脂将成为解决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的突破口。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制造水平的迅速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每年要使用和消耗大量润滑脂,造成对环境、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政府部门也开始越来越关注润滑脂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为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满足客户对环境友好型润滑脂的要求,环境友好润滑脂产品的开发是完全有必要的。从目前润滑剂发展的趋势来看,现有的石油类润滑剂必将逐步被环境友好型润滑剂全面取代。环境友好型润滑剂也必然成为未来润滑脂发展趋势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粘温性、氧化安定性、机械安定性、抗腐蚀性、抗水性能、抗磨损性以及突出的生物降解性的可生物降解润滑脂。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植物油、脂肪酸酯与聚α-烯烃(PAO)复合作为基础油,脂肪酸和动植物油锂钙皂为稠化剂,配合多种复合添加剂,其各组分质量百分数为:
基础油是质量比30%~40%的植物油、50%~30%的脂肪酸酯与20%~30%的聚α-烯烃(PAO)三者复合。
稠化剂是脂肪酸和动植物油锂钙皂,其质量比为(1:1)。
极压抗磨剂是质量比30%~40%的亚磷酸二正丁酯与70%~60%的二苄基二硫化物复合。
抗氧剂是质量比50%~60%的烯基丁二酸铜与50%~40%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油溶性有机钼复合。
防锈剂是质量比50%~40%的苯并三氮唑与50%~60%的吗啉类衍生物复合。
填充剂是石墨。
本发明的可生物降解润滑脂的显著优点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3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