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火花加工用内冲液式电极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4486.4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2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季东军;付志刚;董生权;贾春艳;高楠楠;太秀滨;王凯;王超;周珩磊;乔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9/14 | 分类号: | B23H9/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火花 工用 内冲液式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冲液式电极刷。
背景技术
目前,电火花加工作为一种特种加工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电力设备等制造业领域,尤其是电火花加工特别适合难加工材料、易实现特殊及复杂形状零件加工、易于实现加工过程自动化等优点,使电火花加工在零件工艺实现方面愈来愈受到重视。实现电火花加工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要制备合适的电极,电极制备直接影响到能否实现加工目标,同时也对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燃气轮机制造领域,由于大量诸如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使用,加之众多特殊、复杂的设计结构,使得特种加工技术尤其是电火花加工技术被广泛的采用,作为燃气轮机区别于传统汽轮机标志之一的燃烧室,由于其所处的工况温度很高,因此燃烧室通体采用高温合金件,这些零件中有的结构极为复杂,例如燃烧室喷嘴气流通道结构是在半封闭结构上的线形阵列分布的数个小孔,并且在一个零件上有数组同样的小孔群,常规机械加工方法根本不能实现这样的结构,只有通过制备相应的特型电极,采用电火花加工的方式才能实现按设计要求制造,通常这样的特型电极多采用导电板与电极焊接而成的电极刷形式,用电极刷一次加工一组小孔群,由于电火花加工多为浸油式加工,当加工结构为半封闭式的结构且不能正面加工时,其排屑难易程度将成为影响电火花加工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电极刷在半封闭式浸油加工时不易排屑,容易造成积碳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电火花加工用内冲液式电极刷。
本发明中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用内冲液式电极刷是由电极刷本体模块单元和带弹性元件的弹性压紧单元组成;所述电极刷本体模块单元是由铜管电极1、密封圈2、通孔3、电极刷本体4和挡板5组成;所述弹性压紧单元由压紧件6、弹簧7、顶丝8和端部豁口13组成;所述电极刷本体4内有相通的横向油路9和竖向油路10,铜管电极1与竖向油路10和通孔3组成的贯通油路相通,横向油路9开口端开口于油密封内螺纹11处;铜管电极1通过密封圈2、通孔3、挡板5和端部豁口14与电极刷本体4连接;压紧件6嵌套在电极刷本体4内,压紧件6的端部豁口14与铜管电极1接触,另一端部通过弹簧7与顶丝8接触;顶丝8通过内螺纹与电极刷本体4连接。
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1、可在半封闭空间内实现冲油加工,避免排屑不畅造成的积碳和电极的过渡损耗,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和电极使用寿命;
2、电极刷本体模块和铜管电极可单独更换,使电极更换更快速方便,降低电极刷制造成本和提高使用效率;
3、电极刷本体可针对不同孔径及阵列距离进行模块化设计,并且一套弹性压紧单元可用于一系列的电极刷本体模块,在使用时便于实现模块互换;
4、电极刷本体可按孔径差值每0.1mm一个档位进行制备,可实现系列化和模块化制备电极刷。
附图说明:
图1是内冲液式电极刷的立体图,图中1为铜管电极、2为密封圈、3为通孔、4为电极刷本体、5为挡板、6为压紧件、7为弹簧、8为顶丝、14为端部豁口;图2电极刷本体内冲液油路立体图,其中11为油密封内螺纹;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其中9为横向油路、10为竖向油路、12为横向油路9的加工起始端、13为防油密封胶;图4为燃气轮机喷嘴产品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用内冲液式电极刷是由电极刷本体模块单元和带弹性元件的弹性压紧单元组成;所述电极刷本体模块单元是由铜管电极1、密封圈2、通孔3、电极刷本体4和挡板5组成;所述弹性压紧单元由压紧件6、弹簧7、顶丝8和端部豁口13组成;所述电极刷本体4内有相通的横向油路9和竖向油路10,铜管电极1与竖向油路10和通孔3组成的贯通油路相通,横向油路9开口端开口于油密封内螺纹11处;铜管电极1通过密封圈2、通孔3、挡板5和端部豁口14与电极刷本体4连接;压紧件6嵌套在电极刷本体4内,压紧件6的端部豁口14与铜管电极1接触,另一端部通过弹簧7与顶丝8接触;顶丝8通过内螺纹与电极刷本体4连接。
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1、可在半封闭空间内实现冲液加工,避免排屑不畅造成的积碳和电极的过渡损耗,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和电极使用寿命;
2、电极刷本体模块和铜管电极可单独更换,使电极更换更快速方便,降低电极刷制造成本和提高使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打孔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冲压不锈钢防盗网花、栏杆扶手的冲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