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定霉菌分解淀粉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4615.X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成剑峰;郭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40 | 分类号: | C12Q1/40;C12Q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鉴定 霉菌 分解 淀粉 能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鉴定霉菌分解淀粉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广发,它们和人类的生活联系及其密切,是人类生活中早期认识并利用的一类微生物。霉菌对多种有机物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霉菌的种类繁多,很多霉菌都能产生淀粉酶,分解淀粉。不同的霉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具有较大的差距。通常对霉菌进行种类或者性能鉴定的做法是平板筛选法,一般利用固体培养基在培养皿中凝固形成平板状态,然后接种霉菌,根据菌斑的数量或者根据单个菌落边缘形成的透明圈大小比例简单地确定霉菌产酶能力的高低。这种鉴定方法存在着操作繁琐,鉴定精确性差的问题。
例如申请号201010545450.0一种新霉素菌种选育快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接种发酵瓶;(2)发酵液过滤;(3)平板的培养基的准备:将生物检定培养基预热融化,在无菌室内倒入平板内,待培养基凝固后,再倒入内含敏感菌的检定培养基;(4)直接点样:将多个用滤纸制作成圆形纸片放置于平板培养基上,用进样器吸取发酵液的过滤液直接点在圆形纸片上,所有样品点完后,将平板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14~16小时,培养温度36~38度;(5)抑菌圈的测量:将培养24小时的平板从培养箱中取出,对每个抑菌圈进行测量,根据菌种选育确定的数量,优先选择抑菌圈大的菌株进行生物效价确认,完成新霉素菌种选育快速筛选。这种方法一般不涉及菌种的产淀粉能力鉴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霉菌分解淀粉能力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鉴定霉菌分解淀粉能力的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置于试管中,接入霉菌后,产生淀粉酶分解乳白色的液体培养基,然后观察试管上层液体产生的透明带,出现透明带后,再取试管中透明带区域的培养液测定还原糖含量,确定霉菌产酶能力。
与传统的平板筛选法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一、该培养基为液态培养基,不加入琼脂,省去倒平板步骤,方法便捷。二、观察方式不同,传统平板筛选法观察菌落边缘形成的透明圈,本发明观察形成的透明带,方法简单易行,观察效果明显,使得菌株筛选的结果更加可靠。三、霉菌活力测定方式不同,平板筛选方法不能直接测定菌株的酶活性,而该方法可以将有透明带的培养液取出直接测定还原糖含量。本方法适用的霉菌种类有:曲霉、青霉、毛霉、根霉以及其他菌属的具有分解淀粉能力的好氧微生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测定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鉴定霉菌分解淀粉能力的方法,步骤如下:
1配制液体培养基
称取NaNO3 0.2g~0.3g,K2HPO4 0.1g,KCl 0.05g,MgSO4 0.05g,FeSO4 0.001g,可溶性淀粉1%~5%。加入纯净水100ml,混合后加热煮沸。趁热分装至试管中,每只试管装入10ml。
2接入霉菌
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针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接入霉菌1号和2号。
霉菌1名称:曲霉属,黑曲霉,AS.3324
霉菌2名称:曲霉属,黑曲霉,AS.34309
3 培养
将接入霉菌的试管置于30℃培养箱中培养5~7天。
4 观察初步定性结果
根据两支试管中是否产生透明带判定霉菌产酶能力的高低。结果见图1。经本发明所述方法试验后,可以观察出:1号与2号试管均产生透明带,显然1号试管内透明带较长,说明该霉菌产酶能力高。
5 测定还原糖量
将培养液混匀后取出,定容后测定还原糖含量。
测定还原糖含量为1号1000U/h· ml,2号800 U / h· 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未经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