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加固砼系杆拱桥的吊杆锚固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4699.7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陆树荣;张启标;刘厚平;江越胜;宋恭俭;熊峰伟;周晖;王勇;周文义;李玲芳;李炜;盛瑜晖;吴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交通规划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1D22/00;E01D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加固 砼系杆 拱桥 吊杆 锚固 构造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主动加固砼系杆拱桥的吊杆锚固构造,砼系杆拱桥结构包括:砼系杆(1)、砼拱肋(2),砼系杆(1)与砼拱肋(2)之间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砼吊杆(3),所述的砼拱肋(2)呈弧形,砼拱肋(2)的两端与砼系杆(1)连为一体,砼吊杆(3)竖直连接在砼拱肋(2)与砼系杆(1)之间,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砼吊杆(3)之间的砼拱肋(2)上设有上锚构造(4),在相邻的砼吊杆(3)之间的砼系杆(1)上设有下锚构造(5),在上锚构造(4)和下锚构造(5)之间连接有具有预应力的柔性拉索吊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加固砼系杆拱桥的吊杆锚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锚构造(4)包括跨骑在砼拱肋(2)上的“U”型钢套(41),“U”型钢套(41)与砼拱肋(2)适配并通过锚固螺栓(42)辅助定位,“U”型钢套(41)与砼拱肋(2)之间设有锚固用粘钢胶层,砼拱肋(2)下面设有两块与“U”型钢套(41)穿孔焊接固定的插销钢板(43),所述柔性拉索吊杆(6)的上端连接有耳板(61),耳板(61)伸入两块插销钢板(43)之间,通过销栓(62)与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加固砼系杆拱桥的吊杆锚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锚构造(5)包括吊兜在砼系杆(1)下缘的挂篮式钢箍(51),挂篮式钢箍(51)与砼系杆(1)适配,挂篮式钢箍(51)与砼系杆(1)之间设有锚固用粘钢胶层,挂篮式钢箍(51)的侧端为中空的箱体,箱体内固定有锚垫板(52),锚垫板(52)上设有便于柔性拉索吊杆(6)穿过的过孔,柔性拉索吊杆(6)的下端穿过锚垫板(52)并采用锚具(63)锚固于锚垫板(52)上,锚具(63)外径大于过孔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主动加固砼系杆拱桥的吊杆锚固构造,其特征在于,相邻砼吊杆(3)之间的柔性拉索吊杆(6)有两束,两束柔性拉索吊杆(6)分别设置在砼系杆(1)的两侧。
5.一种主动加固砼系杆拱桥的吊杆锚固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施工工序:
工序一、在相邻砼吊杆(3)节间跨中砼拱肋(2)上缘,按设计选定加固拱桥用各柔性拉索吊杆(6)的上锚固点,测量该点砼拱肋(2)上缘的弧度尺寸,根据该尺寸制作“U”型钢套(41),并对“U”型钢套(41)做防腐处理,自砼拱肋(2)上缘安装“U”型钢套(41),通过锚固螺栓(42)将“U”型钢套(41)辅助定位在砼拱肋(2)上、同时采用粘钢胶将“U”型钢套(41)与砼拱肋(2)锚固,砼拱肋(2)下面设有两块插销钢板(43),插销钢板(43)与“U”型钢套(41)采用穿孔焊接固定;
工序二、 在砼系杆(1)上,选定柔性拉索吊杆(6)的下锚固点,根据下锚固点砼系杆(1)的下缘形状制作挂篮式钢箍(51),并对挂篮式钢箍(51)做防腐处理,挂篮式钢箍(51)的侧端为中空的箱体,内固定有锚垫板(52),自砼系杆(1)下缘安装挂篮式钢箍(51),在砼系杆(1)与挂篮式钢箍(51)连接处采用压力注入粘钢胶固定;
工序三、逐一量测各柔性拉索吊杆(6)上、下锚固点锚端的距离,按所量测尺寸在成品索厂家定制各锚固点柔性拉索吊杆(6)成品索;现场一一对应安装柔性拉索吊杆(6),将其上端耳板(61)伸入两块插销钢板(43)之间,通过销栓(62)将其与插销钢板(43)连接锚固;将柔性拉索吊杆(6)的下端穿过下锚构造(5)的锚垫板(52)的过孔并通过锚具(63)锚固于锚垫板(52)上;
工序四、根据设计指定的顺序及张拉力,逐一对柔性拉索吊杆(6)施加预应力,调整锚具(63)的位置,使锚具(63)紧靠在锚垫板(52)上,在施加预应力的过程中,应全程监控砼拱肋(2)、砼吊杆(3)和砼系杆(1)的应力及位移变化;
工序五、对上、下锚点上的外露钢构件现场补防腐涂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交通规划设计院,未经湖州交通规划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6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