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节能换热器镁合金螺旋管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84758.0 申请日: 2013-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3302121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8
发明(设计)人: 陈明广;严峻;丁汉林;陈志鹏;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 鹤壁市普鑫镁制品工贸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1C23/02 分类号: B21C23/02;C22C23/02;F28F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58010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节能 换热器 镁合金 螺旋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轻工等行业的各类制冷设备、热工设备、空气压缩机空气分离设备使用的一种新型节能换热器镁合金螺旋管。

背景技术:镁合金板材、型材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镁合金成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型变形镁合金的开发与设计更是得到了各国研究人员的格外青睐,尤其是近年来,节能、安全、环保成为发展的三大主题。以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为突破口,通过轻量化的材料与技术降低工业产品的重量,达到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制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把镁合金作为一种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列入了新材料范畴,并提出了镁产业的发展重点及高强轻型合金材料重大专项工程。

换热器是各类制冷设备、热工设备、空气压缩机空气分离设备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我国传统的换热器一般使用钢、铜、钛、锆等材料,其中,铜或铜合金比其它金属导热性好,但价格高。目前,此类换热器的生产多是通过焊接、二次成形、或是在换热管中增设螺旋折流板等方式实现,大大限制了其生产效率,提高了加工成本,降低了使用寿命。另外,我国现在服役的换热器大多采用的还是早期的设计结构,存在换热效率低、阻力降大、容易结垢、停工检修频繁等缺点。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变原有变换热器在换热管中增设螺旋折流板方式改变换热器早期的设计结构,克服原换热器存在的换热效率低、阻力降大、容易结垢、停工检修频繁等缺点。提供了采用挤压工艺实现内螺旋管的一次性整体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节能效果好,运行成本大幅降低使用的的一种新型节能换热器镁合金螺旋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制备工艺为:先把镁合金化学成分进行配比,冶炼成镁合金坯料;再对坯料采用三级递温加热工艺进行加热,然后对模具进行加热后,进行螺旋挤压,实现螺旋管的一次性拉伸成型,最后进行切断、人工修整,经检验,包装后送入库房;

①新型变形镁合金的化学成分(wt.%)为:Al2.91、Zn0.94、Mn0.31、Si0.023、Fe0.0022、Cu0.0035、Ni0.0005;冶炼温度保持在680-720℃,经冶炼2小时后,即可冶炼成镁合金坯料;

②把冶炼好的镁合金坯料进行加热,坯料加热采用三级递温加热工艺,先加热时加热温度200~300℃,加热时间1小时,然后保温0.5小时,再逐步加热400~500℃,最后保温4小时,在保温温度降至380~420℃时,转入下道工序;

③对模具进行加热,加热温度420℃;

④然后把加热好的坯料放入模具进行螺旋挤压,模具螺旋角度按需要设计,实现螺旋管的一次性拉伸成型,在挤压过程中保持模具、挤压筒和坯料温度一致,挤压速度和压力一致,从而实现等温、等速和等压挤压,由于温度的流失和变形热的增加等因素造成温差时应保证三温的恒定;

⑤最后对镁合金一次性螺旋挤压成型的螺旋管进行切断、人工修整,经检验,包装后送入库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挤压工艺实现螺旋管的一次性螺旋挤压成型,技术先进、工艺简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整机重量,降低了加工成本,节能效果好,密度小、导热性好、易于成形、质量轻和屏蔽性能好,具有耐热、耐蚀性高、抗减震、导热性好、加工成本,节能效果好,提高了使用效率,使运行成本降低,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加工成本,节能效果显著,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其制备工艺为:先把镁合金化学成分进行配比,冶炼成镁合金坯料;再对坯料采用三级递温加热工艺进行加热,然后对模具进行加热后,进行螺旋挤压,实现螺旋管的一次性拉伸成型,最后进行切断、人工修整,经检验,包装后送入库房;

①新型变形镁合金的化学成分(wt.%)为:Al2.91、Zn0.94、Mn0.31、Si0.023、Fe0.0022、Cu0.0035、Ni0.0005;冶炼温度保持在680-720℃,经冶炼2小时后,即可冶炼成镁合金坯料;

②把冶炼好的镁合金坯料进行加热,坯料加热采用三级递温加热工艺,先加热时加热温度200~300℃,加热时间1小时,然后保温0.5小时,再逐步加热400~500℃,最后保温4小时,在保温温度降至380~420℃时,转入下遒工序;

③对模具进行加热,加热温度4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市普鑫镁制品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鹤壁市普鑫镁制品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