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余热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5530.3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闫万钦;胡方坤;冯贵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森茂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500 河南省许昌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附件,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中,汽车的排气管没有尾气余热的利用装置,含有余热的汽车尾气经过排气管白白的排出,这里面还有大量的热量,排气管的温度高达400-600度;另一方面,汽车使用的是空气,空气里面氧气含量相对的稳定,汽车燃烧时含氧量不足会导致燃烧不充分,不充分的燃烧致使汽车尾气的排出物有害成分较多,污染环境,同时还降低了燃烧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利用汽车尾气中的热量、降低危害成分排出的汽车余热利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个内管和一个外管,内管和外管的端部用挡板封闭形成腔体,其中至少一个是用来活动封闭的活动挡板,内管、外管和挡板组成腔体,腔体具有进口和出口,内管内侧具有辖在汽车排气管外侧的结构,腔体内有水解催化剂。
进一步的讲,所述的水解催化剂是环形结构,水解催化剂和外管的内侧有间隙。
进一步的讲,所述的水解催化剂内侧是吻合内管外侧的结构。
进一步的讲,它还包括一个供水装置,供水装置用管道连接进口。
进一步的讲,所述出口连接汽车的进气口。
进一步的讲,所述的外管的外侧还有保温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样的汽车余热利用装置具有可以利用汽车的余热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可以燃烧,增加汽车的动力,氧气可以助燃,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有害气体排出的效果,还具有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汽车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装配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管 2、外管 3、挡板 31、活动挡板 5、进口 6、出口 7、水解催化剂 8、间隙 9、供水装置 10、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汽车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个内管1和一个外管2,内管1和外管2的端部用挡板3封闭形成腔体,其中至少一个是用来活动封闭的活动挡板31,内管1、外管2和挡板3、31组成腔体,腔体具有进口5和出口6,内管内侧具有辖在汽车排气管外侧的结构,排气管包括含发动机初段排气,腔体内有水解催化剂7。
内管和外管端部有挡板固定封闭,这样便于形成一个腔体;至少一个是用来活动封闭的活动挡板,便于向腔体内放置水解催化剂,所述的活动封闭可以在内管外侧或外管内侧设置螺纹,活动挡板有吻合的螺纹,用螺纹连接,这样还可以便于以后更换水解催化剂,腔体具有进口5和出口6分别是水的进口和产物——氢气和氧气的出口,水解催化剂起着水解的作用。
进一步的讲,所述的水解催化剂是环形结构,水解催化剂和外管的内侧有间隙8,这样便于将水解催化剂放置在腔体内,水解催化剂内侧吻合内管外侧的结构便于吸热,水解催化剂和外管的内侧有间隙便于水、蒸汽、产物通过。
进一步的讲,所述的水解催化剂内侧是吻合内管外侧的结构。这样内管的热量更有利于传递到水解催化剂上。
进一步的讲,它还包括一个供水装置9,供水装置用管道连接进口,这样可以实施配套产品,用户安装更方便。
进一步的讲,所述出口连接汽车的进气口,这样氢气可以燃烧,氧气可以助燃。
进一步的讲,所述的外圆管外侧还有保温层10。这样更有利于热量的重复利用,提高产出率,。
所述的催化剂可以使用按重量取石墨粉10—14份、铜粉5—7份、镍粉12—18份、钛粉4—6份、锰粉2—4份、钴粉4—7份在高压、高温、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高压合成的水解催化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特征并不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不超过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森茂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森茂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55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发动机的冷电双效余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供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