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解N2O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6224.1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3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祝社民;薛志伟;沈岳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解 sub 复合 氧化物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分解N2O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以Cu-Fe-La-Ox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氧化钕为助催化剂,Al2TiO5-TiO2-SiO2复相功能陶瓷简称ATS为载体;以载体质量为基准,活性组分Cu-Fe-La-Ox负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30%,助催化剂负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0%;所述Cu-Fe-La-Ox中Cu/Fe/La元素摩尔比为1:(0.25~4):(0.1~4)。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解N2O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载体的预处理
将ATS(Al2TiO5-TiO2-SiO2)复相功能陶瓷切割成块状颗粒,浸渍在酸液中,加热至沸腾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
(2)活性组分前驱体溶液的配制
先按Cu、Fe和La元素摩尔比为1:(0.25~4):(0.1~4)、Cu和Nd元素摩尔比为1:(0.01~250),准确称取定量的可溶性铜盐、铁盐、镧盐、钕盐,再按Cu(NO3)2的摩尔浓度为0.0047~2.58mol/L加入去离子水,混合搅拌,使前驱体完全溶解,配成前驱体溶液;
(3)活性组分的浸渍和焙烧
将步骤(1)中的载体完全浸渍在步骤(2)中的溶液内,经过浸渍达到所需负载量,然后取出,将浸渍过的载体自然风干后放入烘箱中干燥,最后放入马弗炉中300~1000℃焙烧2~16h,在马弗炉中自然冷却,制得用于分解N2O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酸液为硝酸、盐酸、硫酸、草酸或醋酸溶液;酸液的质量浓度为5~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可溶性铜盐为硝酸铜、草酸铜、醋酸铜、硫酸铜或氯化铜,镧盐为硝酸镧、草酸镧、醋酸镧、硫酸镧或氯化镧;铁盐为硝酸铁、草酸铁、醋酸铁、硫酸铁或氯化铁;钕盐为硝酸钕、草酸钕、醋酸钕、硫酸钕或氯化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块状颗粒直径为1~10mm;加热沸腾时间为20~40min。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搅拌时间为0.1~1.5h;步骤(3)中浸渍时间为0.5~8h;自然风干时间为2~16h;烘箱温度为5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62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