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大空间建筑金属屋顶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6596.4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虞功平;徐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1/00 | 分类号: | E04D11/00;E04D1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22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空间 建筑 金属 屋顶 施工工艺 | ||
1.超大空间建筑金属屋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铺设屋顶构造最下层的钢制的内衬板;
2)在内衬板上铺设无纺布防尘层;
3)在无纺布防尘层上铺设玻璃棉吸音层并压实;
4)在玻璃棉吸音层上铺设隔汽层;
5)在隔汽层上铺设下层玻璃棉并压实;
6)在下层玻璃棉上铺设上层保温岩棉并压实;
7)安装支架檩条;
8)铺设支撑钢板;
9)铺设石膏纤维板;
10)在石膏纤维板上铺设防水透汽层,所述防水透汽层铺设工艺为:首先,防水透汽层铺设时沿坡度方向,上下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然后,采用40mm宽双面丁基胶带对搭接带进行连续粘结;
11)在防水透汽层上铺设超细玻璃丝棉抗噪层;
12)安装屋顶构造最上层的铝镁锰合金屋面板;
其中,防水透汽层由铝合金支座压紧,安装铝合金支座时,在对应铝合金支座底部位置的防水透汽层上铺设丁基胶带,然后铺设隔热垫,最后将铝合金支座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下面的支撑钢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空间建筑金属屋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汽层为高密度的纺粘聚乙烯无纺布,所述隔热垫与防水透汽层之间丁基胶带的厚度为隔热垫厚度的0.5~1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空间建筑金属屋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支座为倒T字形,铝合金支座底部左右两侧面对应设有一条前后向延伸条形槽,所述铝合金支座顶部横断面轮廓为“凸”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大空间建筑金属屋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向上设有一圈凸缘包围铝合金支座底部,所述隔热垫为聚酰胺尼龙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空间建筑金属屋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镁锰合金屋面板的厚度为0.9mm,所述石膏纤维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支撑钢板的厚度为0.4mm,所述内衬板的厚度为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空间建筑金属屋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玻璃丝棉抗噪层在施工中由30mm厚压实至15mm,所述超细玻璃丝棉抗噪层的容重为12k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空间建筑金属屋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棉吸音层、上层保温岩棉及下层玻璃棉均由50mm厚压实至30mm,所述玻璃棉吸音层的容重为12kg,所述上层保温岩棉的容重为100kg,所述下层玻璃棉的容重为24k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空间建筑金属屋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镁锰合金屋面板的面密度为3.4kg/m2,所述支撑钢板的面密度为3.83kg/m2,所述石膏纤维板的面密度为9kg/m2,所述内衬板的面密度为4.7kg/m2,所述超细玻璃丝棉抗噪层、下层玻璃棉、上层保温岩棉及玻璃棉吸音层的面密度为7.5kg/m2,所述支架檩条的面密度为5.6kg/m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空间建筑金属屋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板为表面喷涂穿孔压型钢板,穿孔率为21%,孔径24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空间建筑金属屋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檩条为冷弯薄壁几型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65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布面织物恒张力反馈系统
- 下一篇:一种香榧假种皮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