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便运输及存放的杯具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6706.7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2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高绪东;张牡丹;卢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19/23 | 分类号: | A47G19/23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运输 存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用品,特别是一种方便运输及存放的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杯具把柄大多设计为向外突出于杯子本体的独立结构,以弧形以及改良的方形居多,使用及储存空间受到限制,并且由于杯具制作多以陶瓷,玻璃等材料为主,因此传统杯具把柄部分是最容易破损的部分。因此,现在带有杯柄的杯子都是采用单独包装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浪费包装成本,而且占用空间大,空间利用率低,运输及存放都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运输及存放的杯具,它结构简单,能避免杯柄易损坏的问题,空间利用率高,而且方便运输及存放,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是这样实现的:方便运输及存放的杯具,包括杯体,在杯体上设有两处对称的凹陷段,并在每个凹陷段的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榫头隔条及榫槽隔条;榫头隔条及榫槽隔条分别于对应的凹陷段组成杯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不改变传统杯具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将杯柄的结构行改良,通过立体凹陷圆弧结构的设计,使杯柄成为杯体结构的一部分,可大大减少杯具的使用及收纳空间,并且不易碰撞损坏;并且杯柄的隔条采用对应榫头及榫槽结构的隔热条,它们可作为杯与杯之间的连接处,使杯体之间能通过榫头及榫槽进行连接,使杯体在一起放置时能相互连接,如运输、存放、或移动多个装有水、饮料的杯体过程中能显著提高稳定性,减少安全隐患及财产损害,并能改善传统杯具收纳凌乱状况。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外观效果好,使用效果理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榫头隔条及榫槽隔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方便运输及存放的杯具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杯体4,在杯体4上设有两处对称的凹陷段3,并在每个凹陷段3的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榫头隔条1及榫槽隔条2;榫头隔条1及榫槽隔条2分别于对应的凹陷段3组成杯柄。杯柄的界面形状可以为圆弧形、梯形、矩形、三角形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67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