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中间相含量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6945.2 | 申请日: | 201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杨远兮;吕仁庆;曲凤娇;李明;段雅静;娄斌;牛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10C3/02 | 分类号: | C10C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含量 沥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中间相含量中间沥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间相沥青,简称MP,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左右的多种扁盘状稠环芳烃组成的一种向列型液晶物质,又叫液晶相沥青。它由煤、石油沥青、纯芳烃、重质油等通过热缩聚反应得到。中间相沥青具有液晶的特性,既有液体形态同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特征,且其制备成本低、氧化活性高、碳纯度较高是制备高性能碳材料的优秀母体。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可以制备碳纤维、针状焦、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中间相沥青基电极材料、中间相沥青基复合材料等,这些功能性材料在国防工业、航空航天、尖端科技、日常生活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中间相沥青的性质取决于所选取的原料和合成方法。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方法有一步热缩聚法、新中间相法、催化缩聚法、潜在中间相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各自的问题。一步热缩聚法对原料性质要求过高,得到的中间相沥青软化点较高;新中间相法工艺较为复杂,中间相沥青的收率较低;催化缩聚法目前常用的催化剂有AlCl3、HF/BF3,其中AlCl3在反应结束后无法从反应体系中分离,而HF/BF3对反应器的腐蚀较大;潜在中间相法的氢化过程较为困难,成本较高,工艺过程复杂。上述方法的热处理温度一般均大于400℃,容易出现反应中聚合程度过大,产物软化点较高,能源浪费等问题。
目前常规方法制得优质中间相沥青的成本较高、加工过程复杂,所得的中间相沥青收率较低、软化点较高(一般大于300℃)、纺丝性能不好,不能用以生产优质的碳材料。日本专利JP114221/86对原料进行加氢处理,使用了溶剂抽提技术,所得的中间相沥青虽然中间相含量较高、软化点较低,但溶剂的残留会影响以其为原料制得的碳纤维的品质,此方法工艺较为复杂,得到的中间相沥青的成本较高。中国专利CN1015255543以精萘为原料加入氟化氢和三氟化硼为催化剂制得中间相沥青,但此法对原料要求苛刻为精制萘,反应压力过高为25~30MPa,对反应器的要求较高,且所用催化剂氟化氢和三氟化硼酸性较强,对设备造成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原料性质要求的苛刻度不高,工艺过程简单且制得的产品品质高的中间相沥青的方法,环烷基常压渣油为环烷基原油经过常压蒸馏后剩余的最重的组分,本发明利用环烷基常压渣油的400~540℃馏分油为原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将环烷基常压渣油进行减压蒸馏,切取其400~540℃的馏分作为反应原料;(2)将原料、共炭化添加剂混合,加入反应釜中;(3)启动搅拌,反应温度为260~290℃,恒温4~6小时;(4)反应压力增加至1~5MPa,升温到330~360℃继续反应4~6小时得到中间相沥青。
所属步骤(2)中共炭化添加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炭化添加剂的加入量为反应原料质量分数的5~10%。
所述步骤(3)和(4)过程中反应釜通入惰性气体或氮气吹扫,排除体系内的空气。
惰性气体或氮气由反应釜顶通入反应物料上部,惰性气体为氩气。
所述步骤(3)中温度为270~280℃。
所述步骤(4)中压力为2~4MPa,温度为340~350℃
本发明采用环烷基常压渣油400~540℃的馏分油作为原料,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共炭化添加剂,在较低温度下热处理一段时间后,升高温度增加压力,最终得到光学结构好、中间相含量高、软化点低、纺丝性能好的中间相沥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发生裂解反应,按照自由基链反应机理,裂解生成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与原料反应,降低了原料分子热缩聚反应温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加入防止体系粘度增长过快,降低了中间相沥青的软化点,提高了体系的流动性能,使得体系中生成的中间相小球得以更充分的融并,改善了中间相沥青的光学结构。
本发明要控制共炭化添加剂的加入量,共炭化添加剂的加入量可以控制热缩聚反应的反应速率。共炭化添加剂加入量过少,会使得中间相沥青的光学结构不好,软化点升高;共炭化添加剂加入过多会影响中间相沥青的收率。共炭化添加剂加入量为5%~10%(质量分数)为最好。
本发明合成中间相沥青采用分阶段热处理的方式,第一阶段反应温度较低,使得原料与共炭化添加剂充分反应,此阶段采用270~280℃最好;第二阶段加压,升高反应温度,中间相大量生成,此阶段采用压力2~4MPa,温度340~350℃最好。
本发明的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6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