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千斤顶法围堰圈梁整体下放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7008.9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3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宋洪喜;张耀;李智勇;李响;郑康;申世静;刘冬;孟庆科;李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王金 |
地址: | 45005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千斤顶 围堰 圈梁 整体 下放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围堰整体拼装后进行整体下放的方法,尤其是用于将围堰圈梁整体下放至水下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围堰圈梁的结构是:围堰内设置三层圈梁(由上至下包括上层圈梁、中层圈梁和下层圈梁)及内支撑。
下层圈梁采用2H700*300型钢,内支撑采用Φ820*14mm钢管,斜向支撑采用Φ630*8mm钢管,共重约191t,第一次下放中心标高+12.0m,最终下放至中心标高+6.5m。
中层圈梁采用2H900*300型钢,内支撑采用Φ820*14mm,斜向支撑采用Φ630*8mm钢管,共重约222t,需下放至中心标高+13.0m。
上层圈梁采用2H588*300型钢,内支撑采用Φ630*8mm,共重约124.9t,需下放至中心标高+20.0m;中层与上层圈梁之间设置Φ325*6mm钢管连接系,共重约25.4t。
目前桥梁的大型钢围堰内圈梁是整个围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圈梁施工也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的一个过程。从散件安装到整体拼装下放,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曾设计过许多施工方案,如现有较好的方式是采用螺旋连续千斤顶进行圈梁下放。但目前已有的施工方案尚有不足,采用螺旋连续千斤顶进行圈梁下放,时间长、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多、施工安全风险较大、下放时同步控制较困难,难以解决水下圈梁的整体下放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千斤顶法围堰圈梁整体下放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续千斤顶法围堰圈梁整体下放施工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安装圈梁吊挂系统,本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①安装圈梁下放贝雷梁,顶层贝雷梁设有6组以上,顶层贝雷梁的铺设采用原钻孔平台贝雷梁整组铺设,具体铺设在钢护筒的牛腿上和定位桩的分配梁上,其作用是连续千斤顶的竖向荷载均匀分布在钢护筒上;②安装圈梁下放的第一分配梁、第二分配梁和第三分配梁,各分配梁作为连续千斤顶的承重结构;③安装连续千斤顶和钢绞线;第二步骤是进行圈梁整体上提并拆除圈梁对接平台贝雷梁,本步骤需要确保底锚处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小于10 cm;第三步骤是圈梁的第一次下放,本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①圈梁下放前的检查,检查步骤如下:1)围堰内进行第一次吸泥,圈梁下放前对围堰内河床标高进行检查,确保围堰内河床面标高不高于+11.5m;2)检查钢绞线锚固端,圈梁下放前对每根钢绞线的每个底锚进行检查,确保每根钢绞线均锚固牢靠,并确保下层圈梁底部的底锚处钢绞线的外露长度仍不小于20cm;3)人员的检查,检查是否每台连续千斤顶处都有专人监控;②圈梁的整体下放:整个下放过程中设有专人统一打信号,现场技术人员分片对连续千斤顶工作情况和钢绞线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测量人员对4个角栓测绳进行下层圈梁和上层圈梁的高差控制,如果发现圈梁4角高差不平则把数据反馈给现场技术人员,然后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数据对相应部分连续千斤顶的行程进行调整,保证圈梁顺利下放;下层圈梁中心高程下放至+12.0m时,圈梁的第一次下放完毕;第四步骤是圈梁体系转换,本步骤是在锁口管桩围堰合拢后对圈梁受力体系进行转换,同时把下层圈梁锚固在上层圈梁上,拆除圈梁下放吊挂系统、割除接高护筒并安装锚桩拉杆,进行围堰内第二次吸泥;第五步骤是下层圈梁的第二次下放,本步骤中下层圈梁的第二次下放跟围堰内第二次吸泥同步进行,直到下层圈梁下放到+6.5m;本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①安装下层圈梁第二次下放吊挂系统:安装之前首先拆除上层圈梁的临时锚固,然后直接在上层圈梁预留孔眼处安装连续千斤顶;②水下切割下层圈梁与中层圈梁的连接钢筋:待连续千斤顶锚固钢绞线后,由潜水员在水下依次切割下层圈梁与中层圈梁的连接钢筋;③圈梁下放:根据围堰内第二次吸泥的实际情况进行同步下放,具体步骤是整个下放过程中设有专人统一打信号,现场技术人员分片对连续千斤顶工作情况和钢绞线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测量人员对4个角栓测绳进行下层圈梁和上层圈梁的高差控制,如果发现圈梁4角高差不平把数据反馈给现场技术人员,然后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数据对部分连续千斤顶的行程进行调整,保证圈梁顺利下放;下层圈梁中心高程下放至+6.5m时,圈梁的第二次下放完毕;④下层圈梁水下抄垫:待下层圈梁下放至+6.5m时,将下层圈梁顶端锚固在上层圈梁顶部,同时拆除圈梁第二次下放吊挂系统,然后由潜水员下水探摸下层圈梁底部情况,并对下层圈梁底部与管桩围堰缝隙处进行抄垫,完成连续千斤顶法围堰圈梁整体下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7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