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控制装置和马达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87617.4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7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福井耕平;野中和浩;山崎明;寺园裕一;陈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
主分类号: | H02P27/08 | 分类号: | H02P27/08;H02P5/7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谈晨雯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控制 装置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控制装置和马达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马达的一种,已知有轴向间隙(Axial gap)型马达。轴向间隙型马达与作为一般马达的径向间隙(Radial gap)型马达不同,是呈圆板状形成的转子与定子在轴向上相向配置的马达(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5052288号)。
轴向间隙型马达具有如下特征,即,其与径向间隙型马达相比能够形成为薄型马达,相应地与径向间隙型马达相比其线圈匝数减少。因此,轴向间隙型马达与径向间隙型马达相比电感小。
电感越小,伴随开关元件的切换而产生的电流变化越剧烈。因此,如果要通过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对轴向间隙型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则可能导致电流纹波(Ripple)等开关噪声变得显著。开关噪声因作为使驱动控制不稳定和马达发热的一个原因而不优选。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PWM控制对轴向间隙型马达进行控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开关噪声的马达控制装置和马达驱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马达控制装置,包括电力转换部、PWM控制部和交流电抗器(Reactor)。电力转换部具有开关元件。PWM控制部对电力转换部进行PWM控制,向轴向间隙型马达供应交流电力。交流电抗器设置在电力转换部和轴向间隙型马达之间。
根据本发明,在通过PWM控制对轴向间隙型马达进行控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开关噪声。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阅读下述发明的详细说明,能够容易地对本发明进行更为完整的认识,并理解与其相关的优点。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马达驱动系统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轴向间隙型马达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马达控制装置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交流电抗器的配置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交流电抗器的配置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马达驱动系统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马达控制装置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交流电抗器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设定信息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马达控制装置和马达驱动系统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马达驱动系统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马达驱动系统1包括轴向间隙型马达2和马达控制装置3。
此外,这里,对电源4为直流电源的示例进行说明。电源4例如也可以是用转换器电路将从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而得到的直流电源。
轴向间隙型马达2是呈圆板状的转子与定子在轴向上相向配置的马达。这里,参照图2说明轴向间隙型马达2的结构。图2是表示轴向间隙型马达2的结构示例的图。
轴向间隙型马达2的定子5具备多个线圈51。上述多个线圈51围绕旋转轴o排列配置。此外,虽然在图2中仅示出了2个线圈51,但是在定子5上,例如可以围绕旋转轴o以一定间隔排列配置8个线圈51。
轴向间隙型马达2的转子6,与定子5在轴向上隔着间隙相向配置。在转子6,多个永久磁铁61围绕旋转轴o排列配置。
轴向间隙型马达2如上述那样构成,在定子5产生的磁通作用于转子6,从而使转子6旋转。
在实施方式1中,采用定子5不具有定子铁芯的无铁芯式轴向间隙型马达作为轴向间隙型马达2,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说明。
马达控制装置3对由电源4供应的直流电力进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将其转换成所期望的交流电力向轴向间隙型马达2输出,由此控制轴向间隙型马达2的驱动。
这里,参照图3对马达控制装置3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马达控制装置3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如图3所示,马达控制装置3具备马达驱动单元10、控制单元20和电抗器单元30。此外,马达驱动单元10具备电力转换部11和PWM控制部12,电抗器单元30具备交流电抗器31。上述马达驱动单元10、控制单元20和电抗器单元30收纳在控制盘40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安川电机,未经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安川电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7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