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纺织物胶带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8355.3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韩保胶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4 | 分类号: | C09J7/04;D03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纺 织物 胶带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胶带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保持力佳、回弹性好,耐热、防水性能突出的混纺织物胶带的制备方法,属于胶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早在1928年,美国人理查·德鲁就在明尼苏达圣保罗发明了透明胶带。胶带按其功效分类可以分为:高温胶带、双面胶带、绝缘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等,不同的功效的胶带适合不同的行业需求。胶带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才能令胶带能粘住物品,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应用各种聚合物。粘着剂可以粘住东西,是由于本身的分子和欲连接物品的分子间形成键结,这种键结可以把分子牢牢地黏合在一起。
现行的胶带的基材层通常选用聚酯薄膜、普通机织布或无纺布等材料,上述基材层材料制备工艺简便,成本适中,可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但在,胶带的使用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交变应力或一些过载的拉力或压力的作用,普通的基材层无法自如的应对这些外力的作用,出现塑性变形,甚至断裂现象;同时,在一些特殊的生产环境或设备中,胶带还会受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使胶带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纺织物胶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实施简便,该胶带的基材层由多种功能纤维条机织而成,赋予了胶带良好的强度、耐热性以及防水性能,有效提升了胶带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一种混纺织物胶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备基材层,b)机织基材层,c)基材层后处理,d)涂覆粘胶层,e)胶带后处理。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a)中,基材层的主要成分为:涤纶纤维、丙纶纤维、羊毛纤维和玻璃纤维;其中,涤纶纤维为涤纶复合长丝,其规格为8.5tex/15f;丙纶纤维为丙纶复合丝,其规格为12.5tex/10f;羊毛纤维为羊毛长条纤维,其纤维条直径约为50-60um;玻璃纤维为复合纤维条,其公称直径约为20-30um。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基材层采用经纬机织工艺进行制备,经线为涤纶纤维和玻璃纤维的混纺纤维条,纤维条直径约为50-55um;纬线为丙纶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混纺纤维条,纤维条直径约为70-75um;机织过程中,经、纬纱股数比为4:3,经、纬纱密度比为180*128,组织结构为单经单纬的斜纹。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c)中,后处理工艺包括水洗、干燥和热定型处理;热定型处理的温度控制在110℃-115℃,蒸汽压力为10-12MPa。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d)中,粘胶的涂刮速度控制在0.8-1m/s,冷却成型后的粘胶层厚度约为0.07mm。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混纺织物胶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实施简便,成本适中,胶带的基材层由多种功能纤维条机织而成,使胶带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更为良好的强度、耐热性以及防水性能,胶带的使用寿命变得更为持久,适用范围更加的宽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混纺织物胶带的制备方法的工序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混纺织物胶带的制备方法的工序步骤图;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备基材层,b)机织基材层,c)基材层后处理,d)涂覆粘胶层,e)胶带后处理。
实施例1
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a)选备基材层,基材层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涤纶纤维40%、丙纶纤维20%、羊毛纤维25%、玻璃纤维15%;其中,涤纶纤维为涤纶复合长丝,其规格为8.5tex/15f;丙纶纤维为丙纶复合丝,其规格为12.5tex/10f;羊毛纤维通过并条、粗纱、筒纱工艺制得羊毛长条纤维,其纤维条直径约为50um;玻璃纤维为复合纤维条,其公称直径约为25um;
b)机织基材层,基材层采用经纬机织工艺进行制备,其中,经线为涤纶纤维和玻璃纤维的混纺纤维条,纬线为丙纶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混纺纤维条,经纱的纤维条直径约为50um,纬纱的纤维条直径约为70um;机织过程中,经、纬纱股数比为4:3,经、纬纱密度比为180*128,组织结构为单经单纬的斜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韩保胶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韩保胶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8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