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音频信号的渲染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8735.7 | 申请日: | 2007-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6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白承权;徐廷一;张大永;李泰辰;李用主;洪镇佑;金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10L19/008 | 分类号: | G10L19/008;H04S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李芳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音频 信号 渲染 设备 方法 | ||
本专利申请是下列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0780011306.5
申请日:2007年2月5日
发明名称:使用空间线索控制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的渲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的渲染(rendering);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当解码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时基于空间线索(spatial cue)控制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的渲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图1图解说明了用于编码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的传统编码器的示例。参考该附图,空间音频编码(Spatial Audio Coding,SAC)编码器101被展示为传统的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编码器的示例,并且它从输入信号(即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中提取空间线索(将在后面描述),并且传送该空间线索,同时对该音频信号进行缩混(down-mixing),并且以单声道(mono)信号或者立体声(stereo)信号的形式来传送该音频信号。
SAC技术涉及一种将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表示为缩混的单声道或立体声信号和空间线索信息、并且传送和恢复它们的方法。SAC技术甚至能够以低位速率传送高质量多声道信号。SAC技术集中于根据每个子带分析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并且根据每个子带的空间线索信息从缩混的信号中恢复原始信号。因此,空间线索信息包括用于在解码处理中恢复原始信号所需的重要信息,并且该信息变成确定在SAC解码设备中恢复的音频信号的声音质量的主要因素。基于SAC技术的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正在经受MPEG环绕名义的标准化,并且声道电平差(Channel Level Difference,CLD)被用作空间线索。
本发明致力于一种用于在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被缩混并且从编码器传送并被解码的同时、基于从编码器传送的空间线索来控制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的渲染的装置和方法。
按照惯例,配备有频率分析器的图形均衡器通常被用来恢复单声道或立体声音频信号。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可以在空间内不同地定位。然而,从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生成的音频信号的位置对当前技术中的解码设备来说被唯一地识别和恢复。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当解码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时基于空间线索控制多目标或多声道音频信号的渲染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可以通过下列描述来理解,并且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变得明显。而且,对于本发明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本发明的方面和优点可以通过要求保护的部件及其组合来实现。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音频信号的渲染的装置,包括:解码器,用于使用空间音频编码(SAC)解码方法来解码输入音频信号,所述输入音频信号是按照SAC方法编码的缩混信号;和空间线索渲染器,用于接收空间线索信息和有关该输入音频信号的渲染的控制信息,并且基于该控制信息来控制空间线索域中的空间线索信息。这里,该解码器基于由空间线索渲染器控制的受控空间线索信息对输入音频信号进行渲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音频信号的渲染的装置,包括:解码器,用于使用SAC方法来解码输入音频信号,所述输入音频信号是按照SAC方法编码的缩混信号;和空间线索渲染器,用于接收空间线索信息和有关该输入音频信号的渲染的控制信息,并且基于该控制信息来控制空间线索域中的空间线索信息。这里,该解码器基于由空间线索渲染器控制的空间线索信息进行输入音频信号的渲染,和所述空间线索信息是表示输入音频信号之间的电平差并表达为的声道电平差(CLD)值。该空间线索渲染器包括:CLD分析单元,用于从编码部件传送的CLD中提取CLD参数;增益因子转换单元,用于从自CLD分析单元中提取的CLD参数中提取每个音频信号的功率增益;和增益因子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基于有关输入音频信号的渲染的控制信息控制在增益因子转换单元中提取的每个音频信号的功率增益,来计算受控功率增益,m表示子带的索引,l表示中的参数组的索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未经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8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存储装置进行编程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自适应增益的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