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蟹池套养沙塘鳢的产卵繁殖巢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8811.4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9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民;虞冬保;周威;罗明;张金彪;孙斌华;潘明庚;杨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桂民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蟹池套养沙塘鳢 产卵 繁殖 巢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器具,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蟹池套养经济鱼的器具。
背景技术:
沙塘鳢是喜生活在水质清新湖泊、江河和河沟中的一种小型底层经济鱼类,因其能与河蟹共存、互补,故适宜在蟹池内套养,但蟹池内适合其繁殖的场所极少,因此沙塘鳢在蟹池内套养产量不高。
申请人通过对现有蟹池结构和沙塘鳢的产卵繁殖习性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沙塘鳢有筑巢产卵的习性,沙塘鳢在产卵时喜欢寻找适合一对雌雄沙塘鳢自由活动的私密空间场所,通常在洞穴入口有水草等隐蔽物,既能防御敌害吞吃鱼卵,又能营造产卵繁殖洞穴的私密场所,还要能接受光照能量,便于产卵后的孵化繁殖,以提高沙塘鳢产卵繁殖成活率。在现有的蟹池内几乎没有适合沙塘鳢繁殖的场所,这是导致沙塘鳢在蟹池内套养产量不高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蟹池套养沙塘鳢的产卵繁殖巢穴,在蟹池中设有这种结构巢穴,为沙塘鳢营造了良好的产卵繁殖场所,进一步提高沙塘鳢产卵繁殖成活率,从而大幅度提高蟹池套养沙塘鳢的产量和效益。
本发明采取有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蟹池套养沙塘鳢的产卵繁殖巢穴,其特征是:包括产卵繁殖巢穴板、吸热防视膜、端面护栏、人造仿水草和塘底,所述产卵繁殖巢穴板由透明塑料压制而成,其上设有条状洞穴槽、反向隔音槽和凹凸结构,条状洞穴槽和反向隔音槽间隔平行设置,凹凸结构设置在条状洞穴槽的内侧面上,便于沙塘鳢的产卵附着,吸热防视膜压覆在条状洞穴槽的内侧面凹凸结构的内侧面上,在凹凸结构中设有透水透气孔,条状洞穴槽的槽口宽为18~20毫米,槽的深度为15~20毫米;所述端面护栏包括支承圈、咬合槽和弹性挡杆,咬合槽沿周向设置在支承圈上,使支承圈的进口形成护栏,防止蟹爬入,相邻两根弹性挡杆之间的间距为10~12毫米,产卵繁殖巢穴板平放在塘底上,人造仿水草种植在产卵繁殖巢穴板上条状洞穴槽的两端口处。
进一步,所述条状洞穴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这种结构的产卵繁殖巢穴,产卵繁殖巢穴板由透明塑料压制而成,可以直接接收光能,为鱼卵日后附着、繁育提供适宜的温度;条状洞穴槽的设置为每尾沙塘鳢的产卵、繁育提供各自独立的空间;反向隔音槽的平行设置为沙塘鳢的产卵、繁育提供安静舒适、互不干扰的环境;在条状洞穴槽的内侧面上设置了凹凸结构,便于沙塘鳢的产卵附着;吸热防视膜压覆在条状洞穴槽的内侧面凹凸结构的内侧面上,既能吸收光能,又能保温,还能避免敌害生物的发现;在凹凸结构中设有透水透气孔,为沙塘鳢繁殖、生长提供充足的溶氧;端面护栏的设置能有效防止河蟹侵入条状洞穴槽,对沙塘鳢造成伤害;人造仿水草的设置既能防御敌害进入条状洞穴槽吞吃鱼卵,又能营造产卵繁殖洞穴的私密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产卵繁殖巢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端面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放大图;
图中,1-产卵繁殖巢穴板;2-吸热防视膜;3-端面护栏;4-人造仿水草;5-塘底;11-条状洞穴槽;12-反向隔音槽;13-凹凸结构;14-透水透气孔;31-支承圈;32-咬合槽;33-弹性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蟹池套养沙塘鳢的产卵繁殖巢穴,如图1~图3所示,它由产卵繁殖巢穴板1、吸热防视膜2、端面护栏3、人造仿水草4和塘底5组成,所述产卵繁殖巢穴板1由透明塑料压制而成,它可以直接接收光能,为鱼卵日后附着、孵化繁育提供适宜的温度;在产卵繁殖巢穴板1上设有条状洞穴槽11、反向隔音槽12和凹凸结构13,条状洞穴槽11和反向隔音槽12间隔平行设置,所述条状洞穴槽11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圆弧形槽口宽为18~20毫米,圆弧形槽的深度为15~20毫米;凹凸结构13设置在条状洞穴槽11的内侧面上,便于沙塘鳢的产卵附着,吸热防视膜2压覆在凹凸结构13的内侧面上,在凹凸结构13中设有透水透气孔14,使条状洞穴槽11区域内的水系条件与外界水系条件相同,为沙塘鳢的产卵繁殖、幼小沙塘鳢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溶氧,所述端面护栏3包括支承圈31、咬合槽32和弹性挡杆33,咬合槽32沿周向设置在支承圈31上,使支承圈31的进口形成护栏,相邻两根弹性挡杆33之间的间距为10~12毫米,防止蟹爬入对产卵的沙塘鳢、沙塘鳢卵群或幼小沙塘鳢造成伤害,产卵繁殖巢穴板1平放在塘底5上,人造仿水草4种植在产卵繁殖巢穴板1上条状洞穴槽11的两端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桂民,未经王桂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88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兰索拉唑晶型化合物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反射结构的发光二极管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