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线性累积的构件疲劳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9197.3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8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霞;吴佰建;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线性 累积 构件 疲劳 评估 方法 | ||
1.一种非线性累积的构件疲劳评估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构件的标准应力时程(σblock(t))进行预处理,得到峰谷值序列(p(i));
步骤2、对所述峰谷值序列(p(i))进行雨流计数,提取出该构件所经历的、包含作用先后次序的应力循环序列(C);
步骤3、计算标准块导致的疲劳损伤增加量(ΔDblock);
步骤4、计算构件的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线性累积的构件疲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按照构件所经历时间的次序提取应力循环序列(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线性累积的构件疲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i、取出应力幅序列(Δσ(i));
ii、以i为指标遍历所有应力循环,计算该循环导致的损伤增量(dDi);
iii、对损伤增量(dDi)求和,计算标准块导致的疲劳损伤增加量(ΔDblock)。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线性累积的构件疲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ii中,分三种情形计算损伤增量(dDi):
a)Δσi<=h1时
dDi=0 (1)
b)h1<Δσi<=h2时,
c)Δσ(i)>h2时,先按非过载的b)情形估算,记为
并在此基础上修正为
其中i为指标,D是疲劳损伤量,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量,Δσ,σm分别是应力 幅与平均应力,随指标i变化,需要写成Δσi和σm,i的形式,B和β是材料常数,α是跟应力幅Δσ有关的函数f(Δσ),随指标i变化写成αi=f(Δσi)的形式,应力幅阈值h1是疲劳应力门槛值,Δσ(i)<h1时,将不会产生任何疲劳效应,h2为过载的判断门槛,Δσ(i)>h2时,属于过载情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线性累积的构件疲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令初始的疲劳损伤为零(D0=0),同时给定失效时的损伤极限值(Df),以标准块为单位,不断施加该荷载,重复的进行步骤3直至疲劳损伤值达到损伤极限值(Df)。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线性累积的构件疲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雨流计数采用四点判别法,具体如下:
i、遍历峰谷值数据(p(i))的所有值,对于当前位置i处的特定值(p(i)),取相邻的四个峰谷点进行判断四点判别法;获得提取的应力循环序列(C0),C0为M0×2的矩阵,其中M0为提取的循环总数和剩余的、暂无法提取的峰谷值(pr0(i))序列;
ii、将峰谷值(pr0(i))序列从最大值处断开,然后将首尾相接,形成新的序列,记为pr(i),该序列将不会产生无法提取的应力循环;对pr(i)重新实施步骤甲),并将新提取的应力循环添加到应力循环序列(C0)中形成最终的应力循环序列(C),C为M×2的矩阵,其中M为提取的循环总数;获得应力循环序列(C),C包含了包含先后次序的应力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线性累积的构件疲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遍历标准应力时程(σblock(t))中的所有数据(σblock(i)),判断[σ(i)-σ(i-1)]×[σ(i)-σ(i+1)]的正负性:若为正数,则将应力(σ(i))标记为峰值或谷值,取出并依次放入峰谷值数据(p(i))中;若为负数,则跳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91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