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进气口截面进气歧管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9517.5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9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史云朋;薛亚飞;张洋;施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D9/12;F02B3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进气口 截面 歧管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的部件,具体涉及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人们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等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优化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发动机上,可变进气歧管技术就是这类新技术之一。可变进气歧管技术分为可变进气歧管技术和可变进气口截面技术。其中,可变进气口截面技术(Port De-Activation,下称PDA)是通过改变进气口的横截面来提高燃烧效率,使发动机在低转速时更平稳、扭矩更充足,高转速时更顺畅、功率更强大。
PDA技术主要分为阀片式和滑板式,目前国内外应用的滑板式PDA技术,其滑板运动方向是平行于进气歧管气道出口排列放向。现有的采用滑板式进气歧管总成如图4所示,具有四个进气道11的进气歧管1和安装在进气歧管1上的滑板机构,进气歧管1的气道出口端具有法兰盘4,滑板机构包括滑板2和滑板控制机构,在进气歧管1上开设有贯通各个气道的滑槽12,在滑板控制机构作用下,滑板2可在滑槽12内沿与气道出口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滑动,当滑板2滑动时,滑板分别将各气道出口部分封闭。所述滑板控制机构包括通过支架32安装在进气歧管法兰盘4上的真空阀3,在真空阀3的连杆31端部设置有铰接球套34,在滑板2上设置有铰接球33,真空阀3的连杆31通过铰接球套34和铰接球33与滑板连接,真空阀可驱动滑板沿与进气歧管气道出口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运动。在低速工况下,进气歧管的气道出口被滑板挡住一部分,从而使气缸实现了左右偏心进气,而且进气歧管的进气截面减小,气流速度增大,因此发动机气缸内混合气产生较强的涡流运动。在高速工况下,真空阀牵引着滑板运动,进气歧管的进气截面增大,保证发动机的进气需求。
但是,现有的采用滑板式的进气歧管总成存在以下弊端:一、滑槽将进气歧管上各个气道出口贯穿连通,由于滑板采用真空阀牵引,其牵引力的限制要求滑板运动时阻力要做到很小,因此滑板与滑槽之间不可能实现有效密封,进而导致发动机在运转时各气缸之间相互窜气,如果情况严重会进一步引起发动机运转不良等现象。二、滑板运动方向平行于进气歧管气道出口排列放向的进气歧管由于仅在左右方向(即与气道出口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改变气道出口的截面积,故只能实现发动机气缸内单一涡流运动,对气缸内混合燃气的运动无法实现进一步增强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进气口截面进气歧管总成,以避免发动机在工作时各气缸之间相互窜气,同时使混合燃气在气缸内既能产生涡流又能产生滚流。
本发明所述的可变进气口截面进气歧管总成,包括具有至少两个进气道的进气歧管和安装在进气歧管上的滑板机构,进气歧管的气道出口端具有法兰盘,滑板机构包括滑板和滑板控制机构,在进气歧管的每一气道出口端均开设有与该气道相贯通的滑槽,滑板由横滑板和与横滑板联为一体且与滑槽数量相等的纵滑板组成,各纵滑板位于各滑槽内与滑槽滑动配合,在滑板控制机构作用下,各纵滑板可在各自的滑槽内沿与气道出口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并且当滑板向进气歧管内滑动至极限位置时,各纵滑板分别将各气道出口部分封闭。
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法兰盘侧面。
在低速工况下,滑板控制机构驱动滑板沿与进气歧管气道出口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使进气歧管的气道出口被纵滑板在气道出口左右方向上(即与气道出口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挡住一部分,混合燃气只能从气道出口未被挡住的部分进入气缸,从而使气缸实现左右偏心进气,在气缸内形成涡流。
在高速工况下,滑板控制机构驱动滑板沿与进气歧管气道出口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往气道出口外运动,使纵滑板完全退出气道出口,进气歧管的进气截面增大,即混合燃气的进气截面增大,保证发动机的进气需求。
而在滑板滑动的过程中,混合燃气不仅从气道出口内纵滑板的一侧通过,形成涡流,而且还从气道出口内纵滑板的上方通过,进而沿着缸盖气道上壁流动,形成一定的滚流。
本发明所述的可变进气口截面进气歧管总成,由于在进气歧管的每一气道出口端均开设有与该气道相贯通的滑槽,使得纵滑板在滑动时不会引起进气歧管各个气道出口的窜气,进而避免了发动机各气缸之间相互窜气,保证了发动机的良好运转;而且混合燃气进入发动机气缸内时既能产生强烈的涡流,又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滚流,增强了发动机气缸内混合燃气的运动,使其混合更加均匀,发动机燃烧得更加彻底,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95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