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装夹混凝土浇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9601.7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3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毅;王玮航;张成林;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鑫隆模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47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混凝土 浇筑 装置 | ||
1.一种快速装夹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一块以上弯曲建筑模板(11);一块以上平板建筑模板(4);一根以上螺杆(3);一根以上具有中空内腔的支撑管(5);一个以上与所述螺杆(3)螺纹连接的螺盘(2),相邻建筑模板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平板建筑模板(4)的中部具有通孔,相对两块平板建筑模板(4)通过穿过所述通孔的螺杆(3)、位于两平板建筑模板(4)之间的支撑管(5)、和位于所述平板建筑模板(4)外侧的螺盘(2)进行锁紧,所述螺杆(3)穿过所述支撑管(5)的中空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建筑模板(4)和螺盘(2)之间还具有可拆卸连接的加强梁(10),所述加强梁(10)对应螺杆(3)位置处具有供所述螺杆(3)通过的通孔或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建筑模板(11)和平板建筑模板(4)包括主体板和位于所述主体板一侧的加强筋条,所述主体板四周边缘的加强筋条各具有至少一腰形通孔(6),相邻两块建筑模板通过穿过所述腰形通孔(6)的把手(1)锁紧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建筑模板(11)和平板建筑模板(4)包括主体板和位于所述主体板一侧的加强筋条;所述主体板的至少一边缘的加强筋条具有至少一插销(13),相对边缘加强筋条具有与所述插销(13)配合的插槽或插孔(12);相邻两块建筑模板通过插销(13)插入插槽或插孔(12)中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建筑模板(11)和平板建筑模板(4)包括主体板和位于所述主体板一侧的加强筋条;所述主体板的左、右边缘的加强筋条之一具有至少一插销(13),相对边缘的加强筋条具有与所述插销(13)配合的插槽或插孔(12);左右相邻两块建筑模板通过插销(13)插入插槽或插孔(12)中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主体板的上、下边缘的加强筋条分别具有至少一腰形通孔(6),上下相邻两块建筑模板通过穿过所述腰形通孔(6)的把手(1)锁紧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13)的根部具有凹环或凹槽,插销头部的宽度大于根部的宽度,所述插槽或插孔(12)为变径腰形槽或孔,变径腰形槽或孔远离固定插销(13)的位置处的一端直径大,变径腰形槽或孔固定插销(13)的位置处具有供卡入插销(13)根部凹环或凹槽的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建筑模板(11)和平板建筑模板(4)包括主体板和位于所述主体板一侧的加强筋条;所述主体板的至少一边缘的加强筋条具有至少一插接凹槽(15),相对边缘加强筋条具有与所述插接凹槽(15)配合的插接凸台(14);相邻两块建筑模板通过插接凸台(14)插入插接凹槽(15)中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建筑模板(4)的通孔为锥形孔,所述支撑管(5)的两端为与所述锥形孔配合的锥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堵头(7),用于将未安装螺杆(3)的通孔堵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建筑模板(11)和/或平板建筑模板(4)由重量80~90份的聚丙烯、聚乙烯、ABS树脂、聚碳酸酯或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重量10~20份的玻璃纤维混合物经注塑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鑫隆模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鑫隆模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96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