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术的辅助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0575.X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1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冯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强;冯骏英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管 插管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术的辅助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中,气管插管术对建立呼吸管理及防止误吸堵塞气道极为重要,适用于全身麻醉、呼吸困难的治疗及心肺复苏抢救等情况,广泛应用于麻醉科、急诊科、ICU、各种病房及医院外的紧急抢救现场。气管插管术根据路径分为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是常用的一种气管插管法。传统的经鼻气管插管术首先选择病人通气较好的鼻孔,滴入麻黄碱使鼻黏膜血管收缩,如果在病人清醒的情况下插管,还应滴入表面麻醉药。将气管导管前端涂上医用润滑油,气管导管斜口应面对鼻甲,以减少对鼻甲的损伤。气管导管与面部平行垂直经鼻孔插入,插入鼻孔后,将其向后、向尾和向中间平稳推进(忌将气管导管向头顶方向推进,否则可引起严重出血),直至推送气管导管的阻力明显降低,说明气管导管已进入口咽部。由于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之间有一定的夹角,夹角大约为112.3°,固有鼻腔与鼻咽之间也有一定的夹角,夹角约为106.9°,如果气管导管通过鼻腔发生困难,多数情况与鼻腔狭窄以及固有鼻腔与鼻咽之间的夹角有关,这就需要更换直径较小且润滑较好的气管导管,必要时施加轻度的旋转动作,有利于其顺利进入口咽部。当气管导管的前端到达口咽部,可用喉镜暴露会厌,显示声门,当各相应部位处于同一直线时,需由助手将气管导管协助送入声门内;如果气管导管位于中线靠后,且不能用仰头、向后推压气管来纠正时,可用插管钳在咽部提起气管导管前端,直接对准声门,由助手来推送气管导管的近端将其送入声门内,完成气管插管。整个经鼻气管插管过程用力不能过大,以免损伤鼻咽或形成假性通道。
经鼻气管插管有以下优点:一是非手术创伤;二是气管导管易耐受,放置气管内的时间一般可达7-14天,有相关报道最长可放置2个月;三是气管导管易于固定,不容易脱出;四是对口腔的护理相对容易。但是经鼻气管插管比经口气管插管难度大,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容易引起鼻道出血,咽后壁损伤出血,鼻窦炎等并发症;二是不易迅速插入,及时抢救;三是经鼻气管导管管腔较小,不易吸痰,气道阻力较大等。上述情况限制了临床医疗中经鼻气插管术的使用。为了解决经鼻气管插管带来的问题,临床上一般由操作者凭经验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对整个鼻道口径难以做出有效测量,选择经鼻气管导管存在导管直径过大或过小的偏差。如果导管过大,则会增加插管难度,容易引起插管过程中的鼻道出血、咽后壁损伤等情况,以致插管失败;如导管过小,则可造成气道阻力显著增大,不易吸痰等情况,对婴幼儿、儿童尤其不利。现有技术中,临床上有使用纤维光导支气管镜等辅助设备行导引,但存在硬件设备昂贵,需掌握使用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技术等问题,不能及时对鼻道最窄口径作出明确的判断,也不能避免气管开口端对鼻道的损伤;临床上还有采用三维CT重建技术对鼻道测量,可有效对鼻道最窄口径作出明确的判断,选择合适的经鼻气管导管,但不能应对紧急插管的情况,不能解决经鼻气管插管引起的出血、损伤等并发症的问题,也存在硬件设备昂贵等问题;临床上还有选择气管导管弹性探条导引,但存在不能对整个鼻道口径做出有效测量,对经鼻气管导管直径不能作出明确选择,同样不能避免气管开口端对鼻道的损伤。因此,上述情况显示如何通过测量整个鼻道口径来选择合适的导管,如何减少经鼻气管插管对鼻咽部损伤是经鼻气管插管术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对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和处理。
对如何测量整个鼻道口径来选择合适的导管,现在还没有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643297U)公开了一次性使用的气管插管辅助器,该辅助器是通过弧形导管的内壁上安装光纤来达到可视化插管过程,该辅助器无法解决通过测量整个鼻道口径来选择合适的导管的问题,而且该辅助器的造价也过于昂贵,应用范围有限。中国专利(公开号:CN2792524Y)公开了可变径的气管导管,该气管导管头部含有气囊,但是该气囊无法实现测量整个鼻道口径来选择合适的导管这一目的,事实上,该气囊的作用是扩大气管的内外径,从而增大通气量,该气囊不具备测量鼻道口径的功能。而且,该气管导管头部呈“C”形截面,插管时该气管导管头部的尖端也会对鼻道产生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安全、造价低,可通过有效测量整个鼻道最窄口径来选择合适的经鼻气管导管,能导引及调节弯曲度以有利于现有经鼻气管导管顺利插入气管、对鼻咽部损伤小的多功能的用于气管插管术的辅助管。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强;冯骏英,未经郭强;冯骏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0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肿瘤调强放疗的多粒光栅及其设置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头皮癣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