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病理肥胖的中药颗粒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0765.1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5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9/16;A61P3/04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22 辽宁省葫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病理 肥胖 中药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的是医药领域的治疗减肥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治疗病理肥胖的中药颗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它不是指单纯的体重增加,而是体内脂肪组织积蓄过剩的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肥胖能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增加癌症发生的危险性,导致关节软组织损伤、生殖能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碍、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胆结石、水肿、痛风的并发症,肥胖是万症之源。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同时给生活带来不便。
肥胖主要分为单纯肥胖、腹型肥胖、虚胖、脂肪肥胖、气胖和病理肥胖几种类型。单纯肥胖:先天性或由饮食过量引起的;腹型肥胖:因肝气过剩引起,多伴有便秘及高血压倾向;虚胖:因肾功能太强或太弱引起,多伴有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的症状;脂肪肥胖:因血气过盛引起,容易引发心脏病;气胖:因三焦经异常引起,属精神压力型肥胖;病理肥胖:主要是疾病引起的肥胖 ,单纯肥胖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时,逐渐转化成病理肥胖。
引起病理肥胖病因:1、柯兴综合症:主要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质醇分泌过多,脸、脖子和身体肥大,但四肢则脂肪不多;2、胰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代谢率降低,使脂肪分解减少而体重增加,全身肥胖;3、性功能降低:脑性肥胖病,伴有性功能丧失或性欲减退,乳房、下腹部和生殖器附近肥胖;4、垂体性:脑垂体病变导致垂体前叶分泌过多,全身骨头,软组织,内脏组织增生和肥大;5、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肥胖和粘液型水肿;6、药源性: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如患有过敏性疾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的病人,在服药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肥胖。在本发明提出之前,市场上有多种减肥药物,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
通过相关资料查询,目前用于治疗肥胖的药物多为口服药,并且药物成分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如:1、安非他命,具有抑制神经、降低食欲的效用,但抗药性明显,服用者会出现情绪亢奋、幻觉反应,这种药也非常容易上瘾且难以戒断;2、芬弗拉明,瘦身效果明显,但长期服用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3、番泻叶,是一种中药,但服用后轻者呕吐、恶心、腹泻,严重则会导致内脏出血,危及生命;4、咖啡因,长期大剂量摄入会导致心跳过速,睡眠神经失调,并且诱发多类精神疾病;5、辣椒素,刺激交感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能够加快新陈代谢,但是脂肪并不是直接燃烧,而且,长期高剂量服用辣椒素会导致肾中毒。
含有以上成分的药剂,用于治疗肥胖的病症,作为口服药,服入人体后具有的副作用,药物主入肝、肾、肺、脾,增加肝脏的负担,通过抑制食欲、加速代谢、利尿作用,长期服用会使人体的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严重者则造成精神疾病或肝肾功能退化,危及生命。
由于市场上的减肥药物对于肥胖类型没有针对性治疗,易造成身体损坏或减肥效果不佳的后果,因此,治疗病理病症必须要针对性治疗,才能实现科学健康减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治疗肥胖药物的缺陷以及针对病理肥胖的治疗,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治疗病理肥胖的中药颗粒及制备方法。该中药颗粒由黄芪、当归、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肉桂、白术、火麻仁、泽泻 、苍术、大黄组成,通过药理相互协同作用来达到利水消肿、补血滋润、活血、润肠通便、固精缩尿、补肝益肾、健脾补肺、助五脏的目的,解决治疗病理肥胖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药物组成:黄芪8-10g、当归8-10g、熟地黄13-15g、山茱萸8-10g、牡丹皮6-8g、山药8-10g、茯苓12-14g、肉桂4-6g、白术10-12g、火麻仁10-12g、泽泻6-8g 、苍术10-12g、大黄8-10g。
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先将当归、熟地黄、山茱萸和白术用黄酒浸泡10-15分钟,并充分搅拌,再入锅中文火炒干,将用酒炮制后当归、熟地黄、山茱萸、白术同黄芪、牡丹皮、山药、茯苓、肉桂、白术、泽泻、大黄一并投入到制粒机中进行粉碎,然后用甲壳质醋酸溶液作粘结剂,经过制粒机制成长度为5毫米,直径为3毫米的粒状药,粒状药再与火麻仁共同投入搅拌机内充分搅拌混合,制成中药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未经张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0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参粥罐头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