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铁基封闭容器附着层缺陷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2044.4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7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高丙坤;姜春雷;梁洪卫;阚玲玲;姜金海;王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06 | 分类号: | G01B7/06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封闭 容器 附着 缺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对铁基封闭容器内、外壁附着层是否存在缺陷进行自动化无损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矿、化工企业以及石油企业中大量使用的作为贮油或贮水用途的封闭罐,大多是铁基封闭容器。这些铁基封闭容器的内壁和外壁要视其所在的工作环境和内容物化学性质的不同而附着有不同的涂层。由此使得涂层附着质量的好坏变为影响铁基封闭容器寿命和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涂层厚度成为考查涂层附着质量好坏的一项关键性参数。目前对于涂层厚度的检测方法,一般来说仍然是通过人工检测,对具有相当高度的壁面涂层质量检查,大部分是通过搭设高台架子,由检测人员携带仪器攀登在高台架上来进行。这种检测方法不但存在着操作者劳动强度大、操作危险和效率低等缺点,而且抽检本身就会对铁基封闭容器的内、外壁附着层造成损害。此外,由于这种人工检测方法根本不可能随机检测到铁基封闭容器内的任意一点的涂层厚度,因此其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铁基封闭容器附着层缺陷的装置,该种装置采用双电机控制的履带式行走结构,利用涡流检测原理通过电磁式传感器感应铁基容器基体距离电磁式传感器的距离,从而获知附着层厚度。该装置能够实现对铁基封闭容器附着层厚度的远程控制自动化无损检测,既提高了检测效率,又增强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避免了操作者在危险状态下的高空作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检测铁基封闭容器附着层缺陷的装置,由外壳体、行走机构、附着层检测机构和控制机构组成。
其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矩形框架、二对由永磁材料制成的履带式行走轮以及两台驱动电机;所述履带式行走轮通过齿轮轴固定在矩形框架的两侧,齿轮轴通过齿轮轴支撑块固定在矩形框架上,在矩形框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前端电机连接板和后端电机连接板,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轴分别通过对应的电机连接板实现与齿轮轴的连接;在矩形框架的中部固定有一对由压带轮固定轴、压带轮内支撑板、压带轮外支撑板以及压带轮连接后构成的压带轮调整单元,所述履带式行走轮上的履带通过压带轮压紧;在所述履带式行走轮的转轴上固定有测速码盘。
所述附着层检测机构包括直流干式阀用电磁铁、铁芯顶杆、垫块、检测臂固定旋转支架以及由1号传动杆、2号传动杆、3号传动杆和探头卡座连接后构成的检测臂,在探头卡座上固定电磁式传感器探头;其中,所述铁芯顶杆位于直流干式阀用电磁铁的中心内,直流干式阀用电磁铁固定在垫块上,垫块上开有一个中央通孔以供铁芯顶杆穿过;所述附着层检测机构固定在矩形框架的上平面板,检测臂固定旋转支架与1号传动杆之间通过位于传动杆中部的转轴连接,1号传动杆的始端与铁芯顶杆相触,两者之间的夹角呈90度,1号传动杆的尾端下方固定有一根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固定在矩形框架的上平面板上。
所述控制机构由STC12C5A60S2核心单片机、上位机、上位端无线传输模块、下位端无线传输模块、码盘测速模块、电池电压检测模块、驱动回路电流检测模块、附着层厚度检测模块、电机与直流干式阀用电磁铁驱动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外部电路连接后组成。
所述STC12C5A60S2核心单片机内,具有无线接收模块、无线发送模块、中断系统采集模块、AD电压采集模块、AD电流采集模块、核心微处理器、存储器、检测数据采集模块、系统时钟、PWM调速模块、电源调整模块、定时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
其中,所述上位端无线传输模块和上位机之间通过USB端口相连接,用于实时传送所述上位机发送的运动控制指令以及接收所述STC12C5A60S2核心单片机传送过来的检测数据;所述下位端无线传输模块与STC12C5A60S2核心单片机内的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送模块实现双向数据连接。
所述码盘测速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STC12C5A60S2核心单片机内的中断系统采集模块的计数信号输入端,测速码盘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码盘测速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池电压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STC12C5A60S2核心单片机内的AD电压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驱动回路电流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STC12C5A60S2核心单片机内的AD电流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20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