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挥发油膜的吸附和解吸装置及解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2364.X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2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樊文玲;郭峰;潘林梅;林瑛;朱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1/36 | 分类号: | B01D61/36;B01D6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挥发 油膜 吸附 解吸 装置 方法 | ||
1. 一种中药挥发油膜的吸附和解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膜组件(1)、循环泵(2)、双层储料槽(3 )、渗透液储料槽(4)、压力表(5)、流量计(6)、恒温水浴(7)、蠕动泵(8),不锈钢管道(9)制成,其中双层储料槽(3)通过不锈钢管道(9)与循环泵(2)连接,再通过不锈钢管道(9)与压力表(5)连接,再通过不锈钢管道(9)与膜组件(1)连接,再通过不锈钢管道(9)与压力表(5),再通过不锈钢管道(9)与流量计(6),再通过不锈钢管道(9)与双层储料槽(3 )连接,在膜组件(1)下端有一渗透液输送不锈钢管道(9),在不锈钢管道(9)下方放置渗透液储料槽(4),恒温水浴(7)通过硅胶软管(12)与蠕动泵(8)连接,再通过硅胶软管(12)与双层储料槽(3)的夹套进口(10)连接,双层储料槽(3)的夹套出口(11)通过硅胶软管(12)与恒温水浴(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挥发油 膜的吸附和解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1)分为有机平板膜组件、陶瓷膜组件或金属膜组件,其中有机平板膜组件是将有机膜(13)夹在上钢板(15)和下钢板(18)之间,其中上钢板(15)为倒置的盘状,在中轴线的盘壁上开有两个孔,在孔的位置分别焊接带有螺纹口的短钢管,为进口(16)和出口(17),分别与不锈钢管道(9)连接,下钢板(18)的表面设计有6-12道圈形凹槽,每道圈形凹槽均设计有一渗透液流出孔,均与下钢板(18)底部的渗透液输送不锈钢管道(9)相连接, 上下两个钢板通过一圆形铁箍(19)加紧密封;陶瓷膜组件或金属膜组件是将管状陶瓷膜或管状金属膜(14)通过上下密封圈垂直密封在不锈钢富集箱内,不锈钢富集箱上下端均设有螺纹口,与不锈钢管道(9)相连接,不锈钢富集箱的一侧下端有一渗透液输出孔,渗透液通过不锈钢管道(9),流入渗透液储料槽(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挥发油 膜的吸附和解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膜为聚醚砜膜、聚砜膜;陶瓷膜为氧化硅膜,氧化钛膜;金属膜为SUS316膜、SLS316L膜。
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挥发油 膜的吸附和解吸装置进行吸附和解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和解吸方法步骤如下:
a. 取适量挥发油加入装有2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h,设定搅拌速度为350rpm, 配制浓度为1-8g/L挥发油模拟溶液10L;
b. 将步骤a的模拟溶液放置在吸附和解吸装置的双层储料槽(3)中,通过恒温水浴(7)将双层储料槽(3)中的模拟溶液恒温10-60℃范围内的某一值;
c. 将有机膜(13)夹在有机膜组件的上下两块钢板之间,另将管状陶瓷膜或管状金属膜(14)垂直密封在不锈钢富集箱内,通过螺纹口将不锈钢富集箱上下端与不锈钢管道(9)相连接;
d. 开启循环泵(2),通过不锈钢管道(9)和压力表(5)将模拟溶液输送到膜组件进行吸附,吸附后的溶液通过不锈钢管道(9),压力表(5)和流量计(6)输送到双层储料槽(3)中,调节压力表(5)的压力为0.25Mpa,膜面流速为2m/s条件下进行吸附,在吸附过程中每隔10min将渗透液储料槽(4)中的渗透液倒入双层储料槽(3)中,循环24h后, 挥发油吸附达到平衡;
e. 从双层储料槽(3)中取样10ml,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吸附后的溶液浓度,与吸附前模拟溶液的浓度比较,得到吸附量;
f. 将吸附后的有机膜、陶瓷膜或金属膜取下,用蒸馏水将吸附和解吸装置清洗干净,将吸附后的膜重新安装在吸附和解吸装置上;
g. 将浓度为0.1-0.5mol/L的10-20%乙醇碱性溶液作为解吸剂装入双层储料槽(3)中,通过恒温水浴(7)取10-60℃温度范围内的某一值恒温;
h.在恒温、压力小于0.05MPa和膜面流速在0.1-1m/s范围条件下进行解吸30min-1.5h,解吸液中挥发油的浓度不变;
i.从双层储料槽(3)中取解吸液样品,按照步骤e中的测定方法测定解吸液的浓度,得到解吸率90%-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和解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挥发油分为轻油和重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和解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轻油为荆芥挥发油、青皮挥发油、香附挥发油;重油为丁香挥发油、石菖蒲挥发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和解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所述的碱性解吸剂为氢氧化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23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利拉鲁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2-羟基-4-甲硫基丁酸锌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