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换资源管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2445.X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8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涛;赵健;王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16 | 分类号: | G06F13/16;G06F1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 资源管理 方法 装置 以及 存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换资源管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网络存储系统中,存储设备可通过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简称FC)与服务器或其他存储设备连接,实现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的通信或存储设备间的数据共享。存储设备的FC端口同时具有启动器(Initiator,简称INI)属性和目标器(Target,简称TGT)属性,即具有同口属性,具有同口属性的FC端口既具有INI业务模式也具有TGT业务模式,可同时实现了双向通信业务,即既可以向远端设备发送输入/输出IO请求,也可接收并响应远端设备所发送的IO请求。
存储设备在进行通信业务时,通过在资源池中分配交换(Exchange)资源记录该业务发起方端口标识(Source Identity,简称SID)、接收方端口标识(Destination Identity,简称DID)、发起方资源交换标识(Originator Exch ange Identity,简称OX_ID)以及接收方资源交换标识(Responder Exchange Identity,简称RX_ID)等,以实现对存储设备业务的管理,其中,所述资源池为设置于存储设备的存储端口内部的一组离散或连续的虚拟内存空间,用于存放交换空间数据结构。具体地,在存储设备发送或者接收IO请求时,存储设备驱动内部从资源池中分配交换资源,将该IO请求相关的SID、DID、OX_ID、RX_ID等信息更新到新分配的交换资源中,并将所述交换资源标识为使用状态,使得存储设备的其他业务无法使用所述交换资源。存储设备根据所述交换资源的信息完成该IO请求业务,直到存储设备接收到远端设备发送的响应或者完成对远端设备的响应后,即完成一次业务交互后,存储设备将所述交换资源标着为使用完成或未使用状态,并将所述交换资源释放到资源池,以供以后的业务使用。
在存储设备处于同口模式时,存储设备使用INI业务模块,主动向其他远端设备发送IO请求时,向资源池申请交换资源。同时,存储设备也可使用TGT业务模式,接收其他远端设备发送的IO请求,也向资源池申请交换资源。当存储设备同时运行INI和TGT两种业务模式时,则会出现交换资源竞争,影响双方业务的性能。具体地,一般存储设备的资源管理具有互斥锁性质,例如存储设备运行INI业务和TGT业务模式,均需要向资源池申请交换资源。此时,如果存储设备先为INI业务模式向资源池申请交换资源,则必须等待上述INI业务模式的交换资源申请完成,才能为上述TGT业务模式向资源池申请交换资源,从而影响TGT业务模式的性能。如果同口模式的存储设备的INI或者模式中任一种业务模式出现异常,例如存储设备运行INI业务模式发生异常,大量向资源池申请资源,导致资源池的资源耗尽。此时,虽然TGT业务模式是正常的,但由于资源池资源耗尽,使得运行TGT业务模式时无法申请交换资源,进而影响TGT业务模式的运行,最终导致双向业务模式均不可用,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交换资源管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交换资源管理方法,包括:分别获得发送和接收输入/输出IO请求所需的交换资源量;根据所述发送IO请求所需的交换资源量,从资源池为启动器资源模块分配交换资源,根据所述接收IO请求所需的交换资源量,从所述资源池为目标器资源模块分配交换资源;其中,所述启动器资源模块的交换资源与所述目标器资源模块的交换资源相互独立,所述启动器资源模块用于提供所述发送IO请求所需的交换资源;所述目标器资源模块用于提供所述接收IO请求所需的交换资源;所述发送IO请求为向远端设备发送的IO请求,所述接收IO请求为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IO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24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