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维周期性V型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2785.2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8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吕昌贵;祁正青;王肇征;毕纪军;叶莉华;钟嫄;崔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82B1/00 | 分类号: | B82B1/00;B82B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周期性 金属 等离子 共振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超高灵敏精确气体分子检测的二维周期性V型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还涉及该结构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拉曼散射(RS)是光的一种散射现象,是当单色入射光的光子与待测分子相互作用,发生非弹性碰撞,光子与分子之间发生能量交换,光子改变运动方向和频率所发生的散射。拉曼光谱(RS)被称为分子的指纹谱,可用于结构分析,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根据拉曼散射的指纹特性,无须标记的拉曼散射技术可以直接识别出气体分子。
然而,由于自发拉曼散射截面低(~10-30cm2)而导致的探测灵敏度差、所需激发光功率高和数据采集时间长等问题,极大限制了拉曼散射在分子识别领域中的应用。为了改善拉曼散射的灵敏度,科学家们随后发展出了受激拉曼和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检测技术,然而这些技术都基于三阶非线性过程,同样要求较高的激发光功率密度,未能从根本上改善拉曼检测灵敏度。因此,有效提高拉曼散射截面成为拉曼散射成像技术的关键所在。
近几年发展迅速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器件,可以实现几个数量级的局域场增强。表面等离子共振是指光照射在金属纳米结构上激发起金属表面电子的集体振荡。这样的电子振荡与平表面上激发起的振荡方式不同,它不会传播,所以也叫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局域共振形成的场增强不仅增强了拉曼散射的激发过程还增强了发射过程,使得拉曼散射截面近似正比于电场增强因子的4次方,从而极大提高了拉曼散射截面。因此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结构的拉曼散射是实现高灵敏度拉曼检测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
目前用于拉曼散射增强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结构从最初的粗糙金属表面发展到有序排列纳米颗粒,制作方法也从简单的镀膜法发展到自组装法、纳米球印刷法和电子束曝光法等。其发展的目标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更高的局域场增强因子。目前采用的二维周期性V型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单元(如金属纳米颗粒、蝴蝶结对、粗糙的金属基底等)大都可归类为单个金属纳米颗粒(如图1中的纳米球和纳米棒)或金属纳米颗粒对(如图1中的纳米球对和蝴蝶结对)的结构。金属纳米颗粒对结构的增强因子要远高于单个金属纳米颗粒的增强因子。金属纳米颗粒对之间的间距大小直接决定了增强因子的大小,间距越小增强因子越大。因此,寻求更高的局域场增强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寻求减小纳米结构对之间间距的方法;然而,当前的制备工艺难以将蝴蝶结对的间距稳定控制到几个纳米量级。
第二,如何保证需要检测的目标分子恰好在局域场增强的范围内。上述的共振增强结构中具有高增强因子的局域场范围所占的空间比例都极小,因此在被测的目标分子经过上述金属增强结构单元时,只有极少数目标分子通过增强场被检测到,而绝大多数目标分子被忽略,从而导致灵敏度急剧下降甚至遗漏信号。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精密度高的二维周期性V型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上述二维周期性V型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维周期性V型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包括衬底和金属膜;所述衬底的形状为V型凹槽,V型凹槽底部设有狭缝;所述金属膜设于衬底的上表面上和V形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衬底为晶体硅衬底,晶体硅衬底的上表面晶向为(100),晶体硅衬底的V形凹槽斜面晶向为(111)。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金属膜为金膜或银膜。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V形凹槽的斜面倾斜角为54.7°。
作为另一种优选,衬底的厚度为微米量级,金属膜的厚度约为50-100纳米,优选100纳米;狭缝大小为纳米量级,优选5-20纳米,更优选10纳米;结构周期为微米量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二维周期性V型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衬底表面用匀胶机甩上一层光刻胶后,结合纳米压印技术、电子束曝光技术或聚焦离子束刻蚀工艺,制备得到包括二维光栅型掩膜的衬底;
(2)将包括二维光栅型掩膜的衬底浸入KOH水溶液中进行各向异性湿法腐蚀,得包括二维光栅型掩膜的V型结构衬底;
(3)将包括二维光栅型掩膜的V型结构衬底的光栅型掩膜去除,得具有V型结构的衬底;
(4)利用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在具有V型结构的衬底上蒸镀一层金属膜,即得。
其中,步骤(2)中,KOH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50%,优选44%;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时,KOH水溶液的温度为60-80℃,优选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27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逆作法坑中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雕扎边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