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自走式玉米追肥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3825.5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8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何进;卢彩云;王庆杰;李洪文;张祥彩;郑智旗;张翼夫;胡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5/12 | 分类号: | A01C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玉米 追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田间管理的小型自走式玉米追肥机。
背景技术
追肥是玉米中期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追肥主要发生在玉米苗期和抽穗灌浆期,由于玉米行距小(一般为60cm),追肥机易破坏玉米苗,目前常用的玉米追肥机主要有四轮拖拉机牵引的中耕追肥机和单行手扶式追肥机。
专利号ZL200710139231.0“多功能轻便中耕保墒追肥机”;专利号ZL201120513523.8“自走式中耕追肥机”;专利号ZL94241275.3“小型中耕追肥机”,这些手扶式追肥机,无需拖拉机等外动力,主要通过人或畜力的推拉完成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专利号ZL200720012922.X“中耕追肥机”;专利号ZL201020165716.4“全秸秆覆盖免耕追肥机”;专利号ZL200920093369.6“窄行深松追肥机”,这些追肥机由四轮拖拉机牵引,作业效率较高、功能多,但结构复杂,需要配套动力牵引作业,笨重,成本高,价格昂贵,农民难以接受,而且幅宽大,易破坏作物,不宜在作物苗期作业。
为了克服上述追肥机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应用于玉米田间管理的新型追肥机,即小型自走式玉米追肥机,幅宽小,对田间作物无伤害;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发动机为动力,取代人、畜力作业,能够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追肥机上安装有座位,踏板,防护罩等装置,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背景技术所述自走式,幅宽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发动机提供动力,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作业环境的问题,提供一种小型自走式玉米追肥机,其特征在于,小型自走式玉米追肥机主要由机架Ⅰ3、机架Ⅱ7、防护罩5、发动机24、链传动Ⅰ19、链传动Ⅱ17、开沟器22等组成。发动机24的动力通过输出轴10传递给链轮Ⅰ9,经过链传动Ⅰ19带动后轮中心轴21上的链轮Ⅱ20转动,从而驱动后轮18转动,使机具前进;后轮中心轴21另一端安装链轮Ⅲ26,与肥箱上的链轮Ⅳ13组成链传动Ⅱ17,带动肥箱轴14转动;方形管23焊接在机架Ⅱ7上,用于安装施肥开沟器22。追肥机前方安装防护罩5,可保护工作人员受前方秸秆的影响。
所述的方形管23上安装两个开沟器22,可实现高度和两开沟器中心距离的调整,两个开沟器22的中心距离最大为50cm,实现两行施肥。
所述的弧形座位8位于机架Ⅱ7上部,作业时工作人员坐在弧形座位8上,降低劳动强度。
所述的工作人员可通过操作手柄6控制前进方向。
所述的底端安装踏板25,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小型自走式玉米施肥机作业幅宽小,对田间作物无伤害;(2)小型自走式玉米施肥机采用自走式,无需拖拉机提供动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3)小型自走式玉米施肥机由自身的发动机提供动力,代替人、畜力,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4)追肥机上安装有座位,踏板,防护罩等装置,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小型自走式玉米施肥机的主视图;
图2为小型自走式玉米施肥机的俯视图,去掉防护罩和肥箱总成;
图3为小型自走式玉米施肥机的斜视图;
图中,1—前轮轴,2—前轮,3—机架Ⅰ,4—螺栓,5—防护罩,6—手柄,7—机架Ⅱ,8—座位,9—链轮Ⅰ,10—输出轴,11—肥箱连接座,12—肥箱总成,13—施肥轴,14—施肥链轮,15—后轮固定轴,16—后轮固定板,17—链条Ⅱ,18—后轮,19—链传动Ⅰ,20—链轮Ⅱ,21—后轮轴,22—开沟器,23—方管,24—发动机,25—踏板,26—链轮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图1和图2分别为小型自走式玉米施肥机实施例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3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室通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FLAC3D复杂三维地质体模型自动建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