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混凝土预制品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4408.2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3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芳斌;陈巧;油妍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华建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安伦律师事务所 11339 | 代理人: | 李瑞峰 |
地址: | 2124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工程 混凝土 预制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 一种用于地下空间工程的混凝土预制品,包括钢筋笼(1)和混凝土(2),所述钢筋笼(1)包括纵向受力的纵向钢筋(11)和受剪切力的横向钢筋(12),所述横向钢筋(12)呈螺旋状固定在所述纵向钢筋(11)上,所述钢筋笼(1)的两端设置有金属端板(3),所述金属端板(3)上设置有锥形孔(31)和螺丝孔(32),所述锥形孔(31)和螺丝孔(32)之间还设置有过渡槽(33);所述纵向钢筋(11)设置在所述锥形孔(31)中与金属端板(3)相连接,所述混凝土预制品的桩体两端不设置套箍,所述金属端板(3)直接与桩体的两端相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板(3)的下表面为凹凸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筋(12)的两端与桩体两端的金属端板(3)固定在一起。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预制品为截面为内圆外方的空心桩体,所述空心桩体的四个角都带有圆弧角,而且圆弧半径、角度和弧长均相同。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的四角也带有圆弧角,所述钢筋笼(1)到所述空心桩体四边的距离以及到所述空心桩体角部圆弧角外边缘的距离均相同。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的四角也带有圆弧角,所述钢筋笼(1)四边到桩体四边外侧的距离均相等,所述钢筋笼(1)的圆弧角的外边缘到桩体相应的角部圆弧角外边缘的距离相等,而且所述钢筋笼(1)的圆弧角的外边缘到桩体相应的角部圆弧角外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钢筋笼(1)四边到桩体四边外侧的距离。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四角的纵向钢筋(11)的直径与所述钢筋笼(1)其余部位的纵向钢筋(11)的直径相同或不同。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预制品为截面为内圆外方的空心桩体,所述钢筋笼(1)的角部不设置所述纵向钢筋(11),所述纵向钢筋(11)仅设置在与桩体周边平行的所述钢筋笼(1)的四边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的截面为八边形,所述纵向钢筋(11)设置在所述八边形与桩体周边平行的四边上。
10. 如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的横向钢筋(12)的间距在距离桩体两端2.1m之间的部分为35-55mm,在桩体其余部分为85-95mm。
11. 如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还包括沿钢筋笼(1)纵向设置的非预应力钢筋。
12. 如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板(3)的厚度不小于纵向钢筋(11)直径的1.8倍。
13. 如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坡口(34),所述坡口(34)的角度为35~60度。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34)的上表面的截面为方形,四角为直角,而且直角顶点内接于所述金属端板(3)的圆弧角的圆弧边。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34)的上表面的截面为四角带有圆弧角的方形,而且所述坡口(34)上表面的四角的圆弧角与所述金属端板(3)的四角的圆弧角的圆弧半径、角度和弧长均相同。
16. 如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到所述空心桩体的桩体外边缘或者到空心桩体的中心通孔的距离均大于纵向钢筋(11)的直径的3倍。
17. 如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原料的一立方米中包括如下组分: SiO2含量占92%~98%的磨细砂和52.5R的水泥重量为210~500KG,浓度20%~50%聚羧酸减水剂掺2~15KG,石子重量为1000~1800KG,黄砂重量为500~100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华建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建华建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44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节电路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用户在线学习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