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体内腔通道的清洗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4593.5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钟柯;代顺生;章寅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B08B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17***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体 通道 清洗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体内腔通道的清洗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铁道车辆的空气制动控制阀内腔通道的清洗方法及装置,属于铁道车辆气阀阀体内腔清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20阀是铁道车辆上使用的重要部件,在使用维修过程中,120阀阀体内腔通道需要进行清洗,在现有技术中,清洗120阀阀体内腔通道时,往往采用清洗液或气体直接对准120阀阀体内腔通道进行冲洗,如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200920008103.7、发明名称为“铁路车辆120阀、1201阀内腔清洗机”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就是一种采用清洗液或气体直接对准120阀阀体内腔通道进行冲洗的技术方案,现有的这种清洗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清洗效果,但是由于在清洗的过程中,阀体内腔通道是完全敞开的,其清洗液或气体在内腔中形不成高压,往往很难将阀体内腔通道中的污垢清洗掉,特别是阀体内腔通道沟缝中的污垢更是难于清洗,因此还得需要人工进行最后的补充清洗。所以现有的铁道车辆阀体内腔通道的清洗方式不仅存在着清洗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清洗效率低、清洗费时费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效果理想,清洗效率高、清洗省时省力的阀体内腔通道的清洗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阀体内腔通道的清洗方法,在清洗阀体内腔通道时,先将阀体内腔通道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开闭装置连接,并使开闭装置的通电或断电通过压力传感装置控制,然后将阀体内腔通道进口端与高压清洗液源或高压气源连通,并使压力传感装置的压力感应端能够感应阀体内腔通道内的压力,这样在对阀体内腔通道输送高压清洗液或高压气体时,当阀体内腔中通道的压力大于压力传感装置所设定的压力值时,压力传感装置动作并控制开闭装置开启,使阀体内腔的通道与外界连通,其通道内的压力清洗液流或气流迅速外窜,形成强大的清洗液流或气流冲出通道出口,并同时带走阀体内腔通道内的污物,待阀体内腔通道内压力卸掉后压力传感装置动作并控制开闭装置关闭,这时阀体内腔通道内的压力又上升到额定压力后开闭装置又再次打开,再次对通道内进行清洗,如此往复,形成脉冲式的高压清洗,通过这种脉冲式的高压清洗即可达到清洗阀体内腔通道的目的。
所述的阀体为铁道车辆的空气制动控制阀。
本发明的一种阀体内腔通道的清洗装置,包括可存装液体的箱式底座,其中,在箱式底座上设有用于安装被清洗的阀体的安装台,在安装台上连接有能使安装在安装台上的阀体的内腔通道出口与外界相通的开闭装置组;在箱式底座上设有支架,在支架上设有用于压紧放置在安装台上的阀体的工件压紧装置;在箱式底座上连接有储压罐和用于输送清洗液体或气体的压力泵,压力泵的低压端进口通过管道与箱式底座的箱体内腔连通,压力泵的高压端出口通过管道与储压罐连接,在储压罐上设有用于输送高压清洗液或气体的高压管道,在高压管道的前端设有用于与安装在安装台上阀体的内腔通道进口端连接的连接盖,在储压罐上设有安装有压力传感装置的压力显示及控制装置,压力显示及控制装置的压力传感装置通过导线分别与安装有控制按钮的电控制箱及开闭装置组连接,电控制箱通过导线分别与压力泵的电机及电源连接。
在开闭装置组的阀门出口端连接有与箱式底座的箱体内腔相通的排放管。
在箱式底座的箱体内、在排放管的管口与压力泵低压端进口的管道口之间设有过滤网。
在箱式底座的箱体内设有用于加热清洗液的电加热器,电加热器通过导线与电控制箱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清洗效果理想,清洗效率高、清洗省时省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式底座,2-安装台,3-开闭装置组,4-支架,5-工件压紧装置,6-储压罐,7-压力泵,8-高压管道,9-连接盖,10-压力显示及控制装置,11-电控制箱,12-排放管,13-过滤网,14-电加热器,15-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45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下一篇:大气重金属在线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