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膨胀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5529.9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0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6 | 分类号: | 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312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膨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
背景技术
电子膨胀阀作为一种新型的控制元件,早已经突破了节流机构的概念,它是制冷系统智能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制冷系统优化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手段和保证,也是制冷系统机电一体的象征,已经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
现结合图1来说明直动式电子膨胀阀的具体结构,该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1′、与阀座1′焊接形成阀腔的壳体2′;该阀腔内设置有与阀座1′固定连接的导向螺母3′、与所导向螺母3′螺旋传动连接的阀杆4′,阀杆4′的一端设置有阀针5′,另一端与转子6′固连。阀座1′具有锥形阀口11′,并配置成:在电子膨胀阀的全闭状态下(阀口开度为0时),阀针5′与锥形阀口11′的锥面形成密封副;在电子膨胀阀的非全闭状态下(阀口开度大于0时),介质通过锥形阀口11′在开设于阀体1′的介质流通孔12′和13′之间流通。其中,介质流通孔12′和13′分别用于与第一外接管6′和第二外接管7′连通。
电子膨胀阀的工作原理为:转子6′在定子绕组的作用下,带动阀杆4′旋转,阀杆4′的旋转运动经由与导向螺母3′的螺旋传动变换为阀针5′的直线运动,通过调整阀针5′的直线位移量来调整电子膨胀阀的阀口开度。
由于第一外接管7′和第二外接管8′内介质存在压力差,针阀组件4′在锥形阀口11′处将受到轴向压力载荷,经试验表明,该轴向压力载荷的大小与阀口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对于大阀口的电子膨胀阀而言,该轴向压力载荷的存在大大的增加了导向螺母3′和阀杆4′螺旋传动的阻力。调整阀口开度时,需要采用较大功率步进电机方可克服该阻力,这样增大了电子膨胀阀整体的制造成本和设计尺寸。此外,较大的螺旋传动阻力增加了螺纹副的磨损,缩短了电子膨胀阀的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亟待对电子膨胀阀的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导向螺母和针阀组件之间螺旋传动的阻力大的问题,从而适用于大阀口电子膨胀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核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以解决螺母与针阀组件螺旋传动阻力大的问题,减小驱动带动螺旋传动的驱动力,从而减小电子膨胀阀整体的尺寸和制造成本。此外,减小螺纹副的磨损,延长电子膨胀阀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具有阀腔的阀体,所述阀腔内设置有螺旋传动连接的导向螺母和针阀组件,将所述阀腔分为第一分腔体和第二分腔体;所述针阀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分腔体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分腔体,所述电子膨胀阀非全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分腔体通过阀口与开设于阀体上的介质流通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腔体和所述介质流通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针阀组件包括阀杆和阀针;所述阀针包括固连的配合部和密封部,所述配合部具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台阶处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和所述阀杆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所述第二分腔体和所述介质流通孔通过,分别开设于所述密封部、所述垫片和所述阀杆的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和第三导流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针阀组件包括阀杆和阀针;所述阀针包括固连的配合部和密封部,所述配合部具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台阶处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和所述阀杆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所述第二分腔体和所述介质流通孔通过分别开设于所述密封部、所述垫片、所述配合部和所述导向螺母的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第三导流孔和第四导流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针阀组件包括阀杆和阀针;所述阀针包括固连的配合部和密封部,所述配合部具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台阶处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和所述阀杆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所述第二分腔体和所述介质流通孔通过分别开设于所述密封部、所述垫片、所述阀杆和所述导向螺母的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第三导流槽和第四导流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配合部和所述密封部通过连接部固连,所述第一导流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
优选地,在所述电子膨胀阀位于全闭状态时,所述密封部和所述阀口端面形成软密封副。
优选地,所述密封部采用青铜粉和聚四氟乙烯化合物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阀体包括阀座和与所述阀座固连的壳体,所述阀座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阀阀座和所述导向部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槽内的第一O型密封圈形成静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配合部和所述导向部之间设置有定位带,所述定位带和所述配合部形成第二密封槽,所述配合部和所述导向部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槽内的密封带和第二O型密封圈形成动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55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式云监控平台操控一体机
- 下一篇:电脑线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