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车床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96299.8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4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车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车床。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车床是将机床床体安装在地面上,工件固定于车床上,机床主轴带动工件旋转,刀架沿工件轴向或径向移动,安装在刀架上的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该车床适合可移动的中小型件的加工。但在化工厂、造船厂、钢铁厂等企业,有些工件非常庞大和笨重,难于拆卸或分割,无法将这些工件安装到传统的车床上加工;而且即使在异地完成加工,再运到安装地时,也会造成极大的运输成本,或根本不可能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车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型工件无法拆卸加工和运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车床,包括固定于工件上或基准座上的固定盘、设于该固定盘上的旋转盘、驱动该旋转盘自转的旋转驱动装置、设于旋转盘上的横梁、与该横梁活动连接的车削组件和车削组件驱动装置;车削组件驱动装置驱动车削组件沿着横梁位移。
进一步,所述固定盘通过接杆和螺杆固定;该接杆穿过固定盘,且接杆的端部设有螺杆,所述工件或所述基准座通过该螺杆和接杆固接。
进一步,若干个所述接杆绕所述固定盘环形分布。
进一步,所述工件或所述基准座还通过辅助支撑组件和接杆连接,以支撑所述固定盘。
进一步,所述车削组件包括刀座和刀头驱动装置,该刀头驱动装置驱动刀座旋转,该刀座安装有竖直刀头。
进一步,所述横梁设有第一滑轨结构,所述车削组件和所述车削组件驱动装置之间通过第一丝杠结构活连接,车削组件驱动装置驱动车削组件沿着第一滑轨结构横向位移。
进一步,所述刀座还安装有水平刀头;所述车削组件包括与刀座连接的纵向丝杆,车削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横梁垂直的第二滑轨结构;所述车削组件驱动装置通过光杆和齿轮连接纵向丝杠,从而驱动刀座沿着第二滑轨结构竖直位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结构简单,可直接固定在待加工的工件上,也可固定在待加工的工件附近的地面上,可拆卸运输至加工场地,再固定和组装在待加工的大型工件上,实现大型工件的现场加工,加工完成后从工件上拆卸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便携式车床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便携式车床另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固定盘;2-旋转盘;3-旋转驱动装置;4-横梁;41-第一滑轨结构;5-车削组件;51-刀座;511-竖直刀头;512-水平刀头;52-刀头驱动装置;53-第二滑轨结构;6-车削组件驱动装置;7-接杆;8-螺杆;9-辅助支撑组件;91-平台;92-支撑件;93-支撑杆;10-第一丝杠结构;11-光杆;12-工件;121-端面;122-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便携式车床,包括固定于工件上或基准座上的固定盘、设于该固定盘上的旋转盘、驱动该旋转盘自转的旋转驱动装置、设于旋转盘上的横梁、与该横梁活动连接的车削组件和车削组件驱动装置;车削组件驱动装置驱动车削组件沿着横梁位移。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一种便携式车床,包括固定于工件12上或基准座上的固定盘1、设于该固定盘1上的旋转盘2、驱动该旋转盘2自转的旋转驱动装置3、设于旋转盘上的横梁4、与该横梁4活动连接的车削组件5和车削组件驱动装置6;车削组件驱动装置6驱动车削组件5沿着横梁4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62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