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能防盗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6923.4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3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姚宝森;姚韶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韶腾;姚宝森 |
主分类号: | E05B27/00 | 分类号: | E05B27/00;E05B15/00;E05B15/1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能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防盗锁。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各种锁具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明显缺陷,使他人可以不用原配钥匙而使用其他非正常方法就能轻易打开,如使用“万能钥匙”技术性盗开,或者采用锯、剪、钻、烧、撬、顶等破坏性盗开方式,这样的“锁”,已经无法有效防盗,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财产及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功能多、性能好、安全性高、“软硬不怕”的高能防盗锁。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
它的主体包括锁体以及套设于锁体外可沿锁体上下滑动的壳体,所述锁体包括锁身、设于锁身上方且与锁身连接的弯钩、固设于锁身内的锁芯以及设于锁芯左侧的弹子组件;所述锁身的右侧开设有长弯钩槽,锁身的左侧上方开设有短弯钩槽,长弯钩槽的槽底设有弯钩顶压弹簧,所述弯钩呈钩状,弯钩的长边安装于长弯钩槽内且与弯钩顶压弹簧顶部相接触,弯钩的短边活动设于短弯钩槽内;所述弯钩内侧能够锁住弯钩的锁紧插销以及锁紧插销复位弹簧,弯钩上设有用于锁紧插销锁定的锁定槽;另外在锁紧插销的下表面还有波动槽,拨动槽和锁芯顶端的拨动杆相配合,所述弹子组件包括沿锁身的延伸方向竖向间隔分布有多个锁身弹子孔、设于每个锁身弹子孔内的弹子顶压弹簧以及设于锁身弹子孔内且位于弹子顶压弹簧右侧的多个弹子;所述锁芯内开设有与锁身弹子孔相对应的锁芯弹子孔;所述弹子顶压弹簧内设有能顶住弹子使弹子不被全部推离锁芯的顶杆;所述壳体为内呈中空的长方体,壳体上、后、左、右四个侧面封闭,底面设有开口,壳体的正面开设有多个配件安装孔、用于弯钩伸出的窗口以及设于窗口下方的竖槽,壳体的内腔与锁体的锁身的外缘尺寸相同。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①本发明能有效地破解十多种常见的非正常开启方式,综合防盗能力强;
②可通过调整、更换简单的配件后,实现多种锁类型的相互转换,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使用效益;
③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的安全感,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能防盗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锁身套入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锁身弹子孔中设有顶杆的结果示意图。
图4、图5为带有环状凹槽的弹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为防拨弄组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锁芯内增设防钻珠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为弯钩遇火固定组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防护门组件实施例的防护门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防护门组件实施例的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安装于图10上的防护门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4、图15为本发明一种防护门组件实施例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图17为本发明一种防护门组件实施例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设有防护门组件的锁身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套设于锁身下部的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0、图21为本发明另一种防护门组件实施例的防护门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另一种防护门组件实施例的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23、图24为本发明另一种防护门组件实施例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另一种防护门组件实施例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图27、图28、图29为本发明摩托车锁配件的结构简图。
图30为图26、图27、图28、图29组合安装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1为链节连接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2、图33为增加挂锁配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增加挂锁配件后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5、图36、图37、图38为门锁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9、图40、图41、图42为汽车锁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3为图40、图41安装入插销座后的剖面图。
图44为增加汽车锁配件后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5为保险柜锁配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韶腾;姚宝森,未经姚韶腾;姚宝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6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