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组件、变速器及汽车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8262.9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9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袁敏刚;刘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邹丹 |
地址: | 017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组件 变速器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换挡组件、变速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中换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汽车换挡机构包括换挡槽4和换挡滚珠5,换挡槽4具有光滑且连续的多个槽口41,换挡滚珠5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在各个槽口41上滑动,以实现换挡。
现有技术中,换挡滚珠和换挡槽口之间为点接触,换挡滚珠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移,使得换挡操作不够平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挡组件、变速器及汽车,用于提高换挡操作的平稳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挡组件,其中,包括:
连接板和滚轴,其中,所述滚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端部,且两者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滚轴的中部用于沿着变速器换挡槽的槽口滑动。
如上所述的换挡组件,优选的是,
所述连接板为板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其中,还包括本发明任一提供的换挡组件,其中,所述换挡组件的连接板与变速器壳体固定连接。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汽车,其中,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变速器。
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换挡组件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换挡滚珠,将换挡滚珠与换挡槽之间的点接触变为滚轴与换挡槽之间的线接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挡滚珠与换挡槽之间由于点接触而导致的换挡操作不够平稳的问题,提高了换挡操作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换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换挡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换挡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挡组件,其中,包括连接板1和滚轴2,其中,所述滚轴2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1的端部,且两者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滚轴2的中部用于沿着变速器换挡槽3的槽口31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换挡组件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换挡滚珠,将换挡滚珠与换挡槽之间的点接触变为滚轴与换挡槽之间的线接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挡滚珠与换挡槽之间由于点接触而导致的换挡操作不够平稳的问题,提高了换挡操作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1为板簧。采用板簧可以使换挡更加平稳,换挡力均匀适中。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换挡组件,由滚珠换档改为板簧和滚轴结构实现换档,使得换档操作更平稳,换档力适中,也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换档比较容易和柔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其中,还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换挡组件,其中,所述换挡组件的连接板与棘轮变速器壳体固定连接。变速器的棘齿也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且换挡组件的滚轴沿着棘齿上换挡槽的槽口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变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换挡组件发生改变,但与换挡组件连接的各个部件仍采用现有部件,故能够在提高换挡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研发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一种汽车,其中,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变速器。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汽车,换挡的稳定性好,换挡力适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8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