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工具的副握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8292.X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0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朝红 |
主分类号: | B25G1/00 | 分类号: | B25G1/00;B25G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工具 副握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的握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工具的副握柄,属于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申请人检索到,美国专利文献US2011/0120741A1披露了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副握柄。其作用是,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过程中,当需要加力时,可以根据需要,临时装上副握柄,从而是操作者可以双手分别同时握持主握柄和副握柄,以便握持更稳。该副握柄包括:第一夹头,用于在第一位置与壳体衔接;第二夹头,用于在第二位置与壳体衔接;第二夹头可以从第一方向朝向第一夹头运动,使副握柄配装到壳体,或从第一方向离开第一夹头运动,使副握柄配卸离壳体;旋拧一把柄可使第二夹头在第一和第二方向之一运动,第一和第二夹头环绕夹钳的一部分。其优点是副握柄可以拆装,因而使电动工具的操作使用适应性更强,更为灵活方便。但副握柄的拆装需要借助螺纹旋拧把柄,不够快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可以快速拆装并且夹持可靠的手持工具的副握柄,从而给操作者带来更多方便。
本发明完全上述任务给出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工具的副握柄,包括握柄主体,所述握柄主体由可分离的上部和下部组成,所述握柄主体的上部朝前延伸出端部位于工具主体局部一侧的第一卡爪,所述握柄主体的下部朝前延伸出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下端位于工具主体局部另一侧的第二卡爪的中部铰接于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卡爪的上端与所述握柄主体的上部前段铰接于第二铰接点;所述握柄 主体的下部前段与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于第三铰接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握柄主体的上部中段铰接于第四铰接点;当所述握柄主体的上部和下部处于聚拢状态时,所述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处于相对夹持工具主体位置,所述第一、第三、第四铰接点处于共线位置。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后,只要握捏握柄主体的上部和下部使其聚拢,即可通过第一和第二卡爪将工具主体夹持,从而形成快速装在工具主体上的副握柄。此时,由于第一、第三、第四铰接点处于共线位置,从而使握柄主体上部、下部以及第二卡爪、支撑杆构成的连杆机构处于自锁位置,牢牢将工具主体夹持住。与现有技术的螺旋旋拧装夹相比,本发明的握捏夹持明显更为快捷方便,并且通过合理设置死点位置,确保了夹持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夹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夹持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手持工具的副握柄基本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握柄主体B由可分离的上部1和下部2组成。上部1和下部2的握持部位截面分别为对合后形成整圆的半圆形(参见图2的重合剖面图),且对合处边缘具有相配的凹凸结构——本实施例如图2局部放大所示,握柄下部2对合边缘具有半圆凸起、上部1对合边缘具有半圆凹陷,因此对合之后组成完整合缝的把柄。
握柄主体的上部1朝前延伸出端部位于工具主体M(例如手电 钻,图中仅示意其安装副握柄部位截面)局部一侧的弯曲第一卡爪1-1,握柄主体的下部2朝前延伸出支撑臂2-1。支撑臂2-1与下端位于工具主体M局部另一侧的第二卡爪3的中部铰接于第一铰接点a,第二卡爪3的上端与握柄的上部1前段铰接于第二铰接点b。握柄主体的下部2前端与支撑杆4的下端铰接于第三铰接点c,支撑杆4的上端与握柄主体的上部中段铰接于第四铰接点d。第一卡爪1-1和第二卡爪3具有与工具主体贴合面——本实施例为圆弧面,其相对端头分别具有与工具主体M上凹窝相配的突出卡头。
使用时,当握柄主体的上部1和下部2被握捏,由图1所示的拆分状态变为图2所示的聚拢状态时,第一卡爪1-1与第二卡爪2-1处于相对夹持工具主体M位置,第一、第三、第四铰接点a、c、d处于图2所示的共线位置。不仅在工具主体上形成副握柄的操作简便、装夹快捷,而且夹持之后,握柄主体上部1、下部2以及第二卡爪3、支撑杆4构成的连杆机构处于自锁状态,牢固稳妥地将工具主体夹持住,从而确保操作工具时起到副握柄应有的作用。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朝红,未经何朝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82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次氯酸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以调节大小的马桶坐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