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油路内置式安全截止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8768.X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华;吕海军;董岩;李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博锐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30 | 分类号: | F16K3/30;F16K3/22;B65D9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 内置 安全 截止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装置,尤其是一种储油路内置式安全截止阀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储油罐是油库的重要设备,存储着大量易燃烧、易爆炸、易流失的油品。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项目的实施,油罐的大型化已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石油罐区通常储存各种石油及其产品,各种火灾危险并存,一旦爆炸起火往往会形成较大范围的火区,火势异常凶猛,扑救困难。近些年,储油罐事故频发,油罐的火灾爆炸事故危害极大,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还给国家和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例如:
储罐爆炸事故起火原因各自不同,相同的都是起火,爆炸后火灾持续燃烧的时间长,造成的污染和伤害巨大,如果能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到隔离起火点,封堵可燃物质的话,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二次爆炸,避免殃及其它储罐。但是由于罐区起火爆炸威力巨大,破坏性强,灌区的安全设备很容易在爆炸中失去动力,比如电动阀失去电源,电液阀失去压力,自动泡沫装置失效等等。而目前尚未有一种更加先进的、成熟的、稳定的设备,来降低灾害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需外部能源的情况下,可自主截断储罐内部管道的储油路内置式安全截止阀装置。
本发明包括截止装置和泄压装置,截止装置由柱塞、钢柱、控制器、弹簧一、弹簧压缩装置和截止阀管壁构成;柱塞安装在截止阀管壁的内部,构成为截止阀主体;柱塞的一端与钢柱相连,且钢柱的另一端与弹簧一相连,弹簧一安装在弹簧压缩装置内,并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弹簧的压缩和释放;在柱塞的内部设有泄压装置,泄压装置由泄压管、钢丝、弹簧二和活塞构成,泄压管的管路为L型90度变向,活塞的运动管径大于泄压管径,活塞的一端与弹簧二相连,弹簧二的另一端与钢丝相连,钢丝位于钢柱的内部,且钢丝与控制器相连;柱塞位于进出油口一附近;控制器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截止阀体控制和泄 压阀控制;由控制芯片、控制按钮、钢柱驱动装置和钢丝驱动装置组成;截止阀体控制是通过钢柱驱动装置控制钢柱移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装置采用弹簧一作为柱塞的驱动,无需外部驱动源(电机、蓄能器等)。在正常使用时,弹簧一处于压缩状态,截止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当发生灾害时,通过控制器使弹簧势能得到释放,推动柱塞前进,直至将管路截断为止,同时保持柱塞界面的支撑力,防止油体因压力波动而泄露,柱塞弹簧一和管内液体压强共同作用,使得截断动作会快速完成,大大缩短了火灾发生时人工动辄几百分钟的关闭时间。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装置为纯机械结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动作过程简单,稳定性更加可靠。
2、无需外部驱动(电能、液压、气压等),可自主实现装置的切断功能。
3、截断管路出入口时间短,关闭过程仅需要数秒钟。
4、控制安全,远离着火点,使关阀操作更加灵活安全。
5、密封性能独特,无泄漏,活塞具有金属与非金属多层密封结构组成的双效功能。
6、一体式阀座(缸套)径向锥形密封面,高度高、接触面积大、性能好。
7、在火灾发生时,在其它自动安全装置失效情况下,可作为罐体防护的最后屏障,减少罐区灾害的发生,降低灾害的破坏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截止装置开启状态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截止装置关闭状态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泄压装置关闭状态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泄压装置开启状态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器内部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柱塞、2钢柱、3控制器、4-1弹簧一、4-2弹簧二、5弹簧压缩装置、6截止阀管壁、7泄压管、8钢丝、9活塞、10油罐、11钢柱支撑、12-1进出油口一、12-2进出油口二、13-1泄压油口一、13-2泄压油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储油路内置式安全截止阀装置,包括截止装置和泄压装置,截止装置由柱塞1、钢柱2、控制器3、弹簧一4-1、弹簧压缩装置5和截止阀管壁6构成;柱塞安装在截止阀管壁的内部,构成为截止阀主体;柱塞的一端与钢柱相连,且钢柱的另一端与弹簧一相连,弹簧一安装在弹簧压缩装置内,并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弹簧的压缩和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博锐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博锐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8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龙头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烧结机微负压调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