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汽车物流甩挂运输装载工具及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9566.7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琼;张丽彩;崔后彬;郭学晓;陈斌;许东东;徐静;李上;孙洁;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刘华琼;张丽彩;崔后彬;郭学晓;陈斌;许东东;徐静;李上;孙洁;刘敏 |
主分类号: | B65D88/52 | 分类号: | B65D88/52;B65D90/18;B65G67/04;B65G67/2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物流 运输 装载 工具 实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甩挂运输装载工具及实施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汽车物流甩挂运输装载工具及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对汽车物流甩挂运输的研究发现,由于整车和零部件运输工具的不同,整车运输车不能装载零部件,当前开放式挂车只能进行商品车的运输,目前没有一种运输工具能够实现整车和零部件共用一辆车的混合运输。这就造成了整车运输中挂车回程利用率和装载率的下降。使得汽车甩挂运输中运输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汽车物流甩挂运输装载工具及实施方法,它具有能够实现了整车和零部件等物流资源共享和协调;有效整合整车物流运输车辆和零部件物流运输车辆,从而实现整车和零部件的混装运输,优化整体流程,降低综合成本。很好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装载率和回程利用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汽车物流甩挂运输装载工具,包括能够拆卸折叠的方形箱体,所述方形箱体的六个面的边缘均设有相互交错的套筒,六个面之间通过固定棒插入相对应的套筒组合成箱体结构;所述方形箱体的上面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对应挂钩和挂孔;所述方形箱体下部设有滑轮。
所述方形箱体的俯视投影面积为开放式轿运车上单个车位面积的八分之一。
基于上述新型转运工具的一种新型汽车物流甩挂运输实施方法:
第一步:将汽车零部件、原材料等社会类物流装载到方形箱体中;
第二步:通过叉车将方形箱体运输到整车运输车处;
第三步:当整车运输车卸完商品车后,通过叉车将方形箱体搬运到轿运车上;
第四步:将开放式挂车上层和下层装满;
第五步:当所有箱体都装入完毕后,检查半挂车各个环节装载是否正确;
第六步:将半挂车头与装满零部件的半挂车衔接,运输;
第七步: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每个方形箱体都进行了固定,箱体之间联系紧密,有效的避免方形箱体内货物因为汽车运输颠簸造成零部件等相关货物的损坏,保证了货物的安全性;装载过程结束;
第八步:当货物到达货物停放地点时,半挂车车头将挂车放下;
第九步:将每个车位上的链条取下,挂钩打开,将方形箱体推到车尾,通过叉车将方形箱体卸下;
第十步:待卸载完毕后,将方形箱体内零部件取出,对方形箱体进行折叠、存放;卸货过程结束;
第十一步:方形箱体返箱,备用。
所述第三步中的整车运输车上底板铺设滑轨;底板两滑轨的宽度与车辆底板的尺寸及方形箱体底部滑轮间的尺寸相配合。
所述第三步中方形箱体搬运到轿运车上的方法为:
(1)通过滑轨和方形箱体下面设置的滑轮,将方形箱体运输到整车运输车上的指定位置;
(2)在方形箱体的顶层,设计了固定锁紧装置即挂钩和挂孔,通过挂钩使前后两个方形箱体成为一个整体;
(3)方形箱体与底板之间通过链条紧固,每个车位含6个固定点,分布在车位边缘,这样零部件时用其中4个固定点进行链条式固定,将链条分别穿过固定点及方形箱体滑轮,完成方形箱体与底板之间的固定,最终达到一个车位运输8个方形箱体的状态。
所述第四步中将开放式挂车上层和下层装满的方式为:
方形箱体的尺寸是根据整车运输中开放式轿运车的整体结构和普遍性轿车的尺寸设计而成;因此,方形箱体装载到开放式轿运车上面,按车位来计算,每个车位装载8个方形箱体,根据整车运输车车辆装载数量,最多能装载80个方形箱体。
本发明采用“一车两用”新的运输模式,并基于上述运输模式提出一种新型转运工具——方形箱体。此方形箱体可灵活转运,便于一体化管理。方形箱体的应用使开放式挂车可以同时运送整车与零部件。
转运工具是方形箱体,方形箱体的设计规格是按照托盘的国际标准化尺寸设计,在方形箱体的尺寸设计时,首先根据开放式挂车的装载方式,也采用两层装载,除去隔板和上下层间隙距离,与标准托盘结合得出尺寸,便于更广范围的应用。
方形箱体设计规格,按照托盘的国际化标准设计,分别对1000mm×1200mm、1100mm×1100mm、1200mm×800mm、1000mm×800mm四种托盘尺寸结合实际调查的甩挂轿运车车型进行autoload积载分析,根据开放式挂车的装载方式,也采用两层装载,除去隔板和上下层间隙距离,与标准托盘结合得出尺寸,便于更广范围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刘华琼;张丽彩;崔后彬;郭学晓;陈斌;许东东;徐静;李上;孙洁;刘敏,未经山东交通学院;刘华琼;张丽彩;崔后彬;郭学晓;陈斌;许东东;徐静;李上;孙洁;刘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95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