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锅法制备γ-谷氨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9615.7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3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周佳栋;曹飞;李晓婉;王月霞;姚琴;汤智群;文斌斌;韦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3/14 | 分类号: | C12P13/14;C12R1/07;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锅 法制 谷氨酰胺 化合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一锅法制备γ-谷氨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γ-谷氨酰胺类化合物(1)是由谷氨酸的γ-羧基与胺类化合物的氨基通过γ-酰胺键连接形成的酰胺类化合物。γ-谷氨酰胺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并不少见,例如:谷氨酰胺是生物有机体中最为丰富的游离氨基酸;茶氨酸(γ-谷氨酰乙胺)是茶叶特有的一种氨基酸,占茶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在干茶叶中的含量大约为1%~2%,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包括放松、降血压、抗肿瘤、提高学习能力、神经保护、抗疲劳和免疫作用等(帅玉英,张涛,江波等.茶氨酸的研究进展.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1):117~123.);γ-谷氨酰甲胺与茶氨酸具有类似的味觉,在一些细菌和植物体内的甲胺代谢中以中间体形式存在(Tachiki T,Yamada T,Mizuno K,et al.γ-Glutamyl transfer reactions by glutaminase from 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IFO 12694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the syntheses of theanine and γ-glutamylmethylamide.Bioscience,biotechnology,and biochemistry,1998,62(7):1279~1283.);其它γ-谷氨酰胺类化合物也具有类似的功效。正因为如此,食品和医药工业对于γ-谷氨酰胺类化合物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γ-谷氨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提取法、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和酶法。提取法是经典的生产方法,主要以含γ-谷氨酰胺类化合物的动、植物组织和酵母为原料,通过添加适当的溶剂或结合淀粉酶、蛋白酶处理,再分离精制而成,但由于原料中γ-谷氨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都很低,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与溶剂等缺点,因此已很少使用。发酵法生产就是通过选育(构建)γ-谷氨酰胺类化合物合成能力强和胞内产物含量高的微生物、筛选和优化培养配方、建立和优化发酵控制策略、改进和提高下游过程技术等,最终提高产物的收率和质量,发酵法的主要问题是转化效率低,发酵周期长,过低的产物含量需要复杂的分离工艺,设备投入大,生产成本高,而且产品纯度和收率相对较低,因而限制了该法的进一步推广。化学合成法通常都需要对谷氨酸的α-氨基和α-羧基分别分步进行保护,仅游离出γ-羧基进行酰胺化反应,反应结束后还需要再分别分步将α-氨基和α-羧基的保护基脱除,这样在反复的保护和脱保护过程中,容易造成酰胺键断裂、消旋化等现象,从而使得收率降低、光学纯度降低。Suzuki等利用γ-谷氨酰转肽酶,对于γ-谷氨酰化合物的酶法合成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制备了L-茶氨酸和D-茶氨酸等γ-谷氨酰胺类化合物(Suzuki H,Yamada C,Kato K.γ-Glutamyl Compounds and Their Enzymatic Production Using Bacterial γ-Glutamyltranspeptidase.Amino Acids,2007,32:333~340.),但由于γ-谷氨酰转肽酶兼有转肽和水解活性,在反应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自转肽和产物水解等副反应,使得反应过程难以控制,严重影响了反应效率。我们在之前的研究(曹飞,韦萍,周佳栋,王月霞,武红丽,黄荣醒,张芙蓉.一种酶法制备光学活性茶氨酸的方法.CN:ZL200910183579.9,2009-09-23.)中,将海因酶法应用于茶氨酸的合成,但也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在进行酰胺化反应时,采用的是有机相缩合试剂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而有机溶剂对环境不友好、对人体有危害,同时有机溶剂一般沸点较高,在产物分离时需要更高的代价;另一方面,酰胺化反应的产物需要首先从有机溶剂中分离提取出来,然后再加入到水相中进行酶催化水解开环反应,提取过程会造成部分产物损失,导致总收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的、不产生消旋化和α-位羧基参与反应的、中间产物无需提取分离的、水相“一锅法”制备γ-谷氨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9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