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eb服务组合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0474.6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9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吴磊;陈鹏;田保强;吴华明;武德安;刘杰;宋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国科海博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web 服务 组合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web服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Web服务组合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Web资源分布从集中式到分布式的发展趋势,Web服务(Web Service)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在研究和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实际应用中,用户虽然能够利用单一Web服务,从公共和商用资源库中提取所需的信息,但仍然无法满足软件实体松耦合、高内聚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多Web服务间的组合,形成多服务间的协同工作,以提高服务的重用性。同时,面对在各领域日益增长的Web服务,也对服务的组合方法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当前对Web服务组合的研究中,集中于面向语义和面向过程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面向语义的方法针对服务的语义消息的关联关系建立服务组合,并结合语义Web服务搜索方法获取可用的服务组合;现有技术中一种面向语义的方法为:提出一种服务组合形式化模型,通过计算服务输入输出参数的语义相似度建立不同服务的语义关联关系,依据语义关联关系建立服务组合的偏序集。面向过程的方法则通过对服务的多种状态判定,将服务组合问题转化为相应的状态迁移问题;现有技术中一种面向过程的方法为:针对基于中介器服务组合方法的状态爆炸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etri网模块化可达图的服务组合验证方法,并在验证成功后自动基于ECA(Event Condition Action,事件、条件、动作)规则生成BPEL(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业务流程执行语言)过程代码;现有技术中另一种面向过程的方法为:基于事件的服务组合方法,通过定义基于ECA规则的语言,利用模块化方法进行服务的组合。
然而上述Web服务的组合方法限于传统Web服务领域,其建模过程复杂,技术成本较高;对于下一代Web服务(语义Web服务)并无法适应。因此,提供一种Web服务组合方法将分布的、单一功能的服务有效组合,形成可重用的、多功能的增值服务,以适应下一代Web服务是Web服务技术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Web服务组合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Web服务组合方式无法适应下一代Web服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Web服务组合方法,包括:
对基础服务进行可视化设计,形成所述基础服务的可视化元素;
将所述可视化元素映射为本体关系代数表达式;
解析所述本体关系代数表达式,得出所述本体关系代数表达式中的各本体及本体关系;
在预置的领域本体库中找到与解析出的本体对应的本体,在预置的领域服务库中搜索与解析出的本体关系对应的服务;
将搜索到的服务根据所述本体关系代数表达式体现的关系进行自动组合,生成服务流程图。
其中,所述可视化元素包括基本元素及辅助元素;
所述基本元素包括:单一服务,服务库,和服务组;
所述辅助元素包括:连接基本元素的连接线,接收输入信息的起始点,输出处理结果信息的结束点,提供基本元素的容器和操作环境的工作区。
其中,所述基本元素还具有可选属性;所述可选属性包括限定条件,用于对基本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信息在类型和内容上进行限定。
其中,所述将所述可视化元素映射为本体关系代数表达式的过程包括:
将可视化元素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分别对应本体关系代数表达式中的起始点和结束点;
将单一服务或服务库对应于代数表达式中的各本体关系;
将连接线映射为本体关系的连接运算;
将服务组映射为本体关系的合并运算;
将限定条件对应于本体关系的关系选择运算。
其中,对于本体的若干属性,将所述若干属性投影成本体关系代数表达式的结果。
其中,所述解析所述本体关系代数表达式,得出所述本体关系代数表达式中的本体关系的过程包括:
步骤A、设R为基本元素所对应的关系,令R*=(R中第一个基本元素),R',其中,R*、R'均为本体关系;
步骤B、判断R*是否为服务组,若是,执行步骤C,若否,执行步骤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国科海博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国科海博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0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度环戊烯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离合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