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结构胶膜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1200.9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毛勇;王德志;曲春艳;王海民;张杨;冯浩;宿凯;李洪峰;杨海冬;李公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J7/04 | 分类号: | C09J7/04;C09J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结构 胶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结构胶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结构胶黏剂是一种用于承力结构件胶接的胶黏剂,它能够传递较大的静态、动态载荷,并在使用环境中可以长期可靠的工作,其中膜状结构胶黏剂(简称结构胶膜)因具有胶层厚度均匀可控、挥发份低、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和高可靠性等优点而在航空航天和其他领域获得了广泛使用。结构胶膜按载体复合形式一般分为无载体膜状结构胶粘剂(简称无载体胶膜)、单面复合载体胶膜(简称偏载体胶膜)和双面复合载体胶膜(简称载体胶膜)。
现有技术中,结构胶膜的制膜设备无法实现无载体胶膜、偏载体胶膜和载体胶膜这三种结构胶膜在一台连续的设备上完成生产。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两台设备(一台为单层胶膜压延设备,另一台为载体胶膜复合设备)制备载体胶膜,需要三个过程,两次压制单膜,一次复合载体,且现有制膜设备在载体胶膜制备时厚度精度经常出现偏差。另外,现有制膜设备的设计主要针对尼龙纱网、聚酯纱网和无纺布这类单丝状态的编织物载体,在制备纤维编织物多丝束载体(如玻璃丝布载体)时无法实现胶黏剂基体对纤维丝束的充分浸润而导致丝束内部缺陷影响胶黏剂的力学性能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无载体胶膜、偏载体胶膜和载体胶膜三种胶膜需要两台机器完成,工作空间大、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制作载体胶膜时厚度精度出现偏差,制备纤维编织物为载体的胶膜时无法实现胶黏剂基体对纤维丝束的充分浸润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制备结构胶膜的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框架机构、第二框架机构、第一收卷轴机构、第一张力机构、挤压压延机构、第一动力输出机构、第一转动轴机构、第二转动轴机构、热压辊机构、第一磁粉离合器组件、第三转动机构、第二磁粉离合器组件、第二动力输出机构、第三收卷轴机构、裁刀、缠绕棍组件、第一牵引辊机构、冷却辊、第二牵引辊机构、第二张力机构、第三张力机构、冷却辊机构、第三磁粉离合器组件、第四磁粉离合器组件、第二收卷轴机构、第五磁粉离合器、五个放卷轴机构和多条传动链;位于第一框架机构顶部左端设有挤压压延机构,靠近第一框架机构的右端设有第二框架机构,第一框架机构顶部支架的上表面由左向右依次设有放卷轴机构、第一收卷轴机构、放卷轴机构、放卷轴机构和第二收卷轴机构,第一框架机构的左端设有一个放卷轴机构,且所述放卷轴机构位于挤压压延机构下方,第二框架机构上表面设有一个放卷轴机构,第一框架机构中部由左向右依次安装有冷却辊、热压辊机构、缠绕棍组件、第一牵引辊机构和冷却辊机构,第二框架机构的中部安装有第二牵引辊机构,第一框架机构底部由左向右依次安装有第一动力输出机构、第一转动轴机构、第二转动轴机构、第五磁粉离合器、第一磁粉离合器组件、第三转动机构和第二磁粉离合器组件,第二框架机构的底部由左向右安装有第二动力输出机构和第三收卷轴机构,第三磁粉离合器组件设置在第二框架机构上,且第三磁粉离合器组件位于第二动力输出机构与第二牵引辊机构之间,第四磁粉离合器组件设置在第二框架机构上,且第四磁粉离合器组件位于第二动力输出机构与第三收卷轴机构之间,第一张力机构、第二张力机构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第一框架机构的左部,第三张力机构设置在第一框架机构上,且第三张力机构位于热压辊机构的上方,第一动力输出机构的输出轴与挤压压延机构通过传动链转动连接,第一动力输出机构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机构通过传动链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机构和第二传动轴机构通过齿轮啮合传动,第二转动轴机构与第五磁粉离合器、第一收卷轴机构和第三转动机构通过传动链转动连接,第五磁粉离合器与热压辊机构通过传动链转动连接,第三转动机构与第一磁粉离合器组件、第二收卷轴机构和第二磁粉离合器组件通过传动链转动连接,第二动力输出机构与第三磁粉离合器组件、第四磁粉离合器组件通过传动链转动连接,第三磁粉离合器组件与第二牵引辊机构通过传动链转动连接,第四磁粉离合器组件与第三收卷轴机构通过传动链转动连接,第一框架机构和第二框架机构之间设有裁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制备无载体胶膜、偏载体胶膜和载体胶膜,无载体胶膜、偏载体胶膜和载体胶膜可以在一台装置上连续完成,占用工作空间小、节省成本、工作效率提高了20%-40%,制作载体胶膜时厚度精度高,在制备纤维编织物多丝束载体胶膜时胶黏剂基体对纤维丝束浸润较充分,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1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