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含酚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1339.3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1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凯;安路阳;孟庆锐;季维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唯炼焦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C02F1/72;B01D53/7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含酚废 水中 处理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中的含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浓度含酚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民生产中,氨氮污染的来源很多,且排放量较大。如工业部门的钢铁、石油化工、化肥、无机化工、玻璃制造、制药废水和食品工业等排放的各种浓度的氨氮废水;日常生活中的污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动物排泄物、肉类加工和饲养业等产生的废水也含有大量的氨氮。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生产中大规模地使用化肥和畜牧业的无序排放,所造成的氨氮污染也同样不可忽视。
目前去除氨氮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广泛研究及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折点氯化法、吹脱法、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电化学法、蒸氨法、生物法等。折点加氯法的原理是在氨氮废水中加入过量氯或次氯酸钠,使氨氮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折点加氯法处理氨氮废水效果好,设备简单,反应速率快且完全,通入氯气对水可以起到消毒作用,但液氯储存和使用的要求较高,出水需调节PH,成本高,副产物会造成二次污染;
吹脱法的原理是加碱使离子铵转化为游离氨,然后通入空气,利用液相中氨的平衡浓度与实际浓度差异,使氨进入气相脱出,吹脱法脱氮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可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预处理,但氨氮转化为气态,会造成二次污染,装置和管道容易结垢,该方法所需气水比高,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要求PH较为严格,出水还要进一步对PH进行调整,处理费用较高;
离子交换是液相中的氨氮与固相表面的阳离子进行交换的过程,一般离子交换法对于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该方法投资少、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温度和毒物影响小,该方法处理之后的再生液为高浓度氨氮废水,需要再次处理;
化学沉淀法是在氨氮废水中添加化学药剂,使氨氮转化为难溶的物质从而从水体中去除的方法,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原理简单,操作灵活,处理效果好,产物能作为缓释肥使用,但是反应过程需要投加大量的药剂,费用较高;
电化学法能够使氨氮氧化为氮气,从而有效地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但是该方法耗电量大,成本较高;
蒸氨法适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但所需温度较高,投加碱量大,导致动力消耗和药剂成本过高;
生物处理含有机物的较低浓度氨氮废水效果较好,但是处理时间较长,效果不稳定,占地面积大,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和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效率较高,但它们的工艺条件要求相当严格,在实际应用中难于控制。
目前关于高浓度含酚废水中氨氮处理方法及反应器的研究罕有文献报道。类似工作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44卷第4期)报道了题为“半焦生产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工艺试验研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果表明:原水(含有大量挥发酚)直接吹脱脱氨试验研究:控制温度为50℃,PH为11,气水比2000:1,时间1.5h条件下进行吹脱,吹脱过程中出现大量泡沫并不断溢出烧杯,30min后,100ml水样所剩无几;采用芬顿氧化后废水进行吹脱脱氨试验研究:当PH值为11、温度为60℃时,气水比2000:1,时间1.5h,氨氮的去除率高达88%,出水氨氮浓度降低至483mg/L。
目前各种高浓度含氨氮的工业有机废水净化处理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环保领域中的难题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十二五”期间氨氮总量按指标削减是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必须千方百计确保完成。在这样一种社会历史环境下,开发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氨氮废水处理新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浓度含酚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改进吹脱法工艺,一方面解决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污染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泡沫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浓度含酚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方法,将含挥发酚浓度5000~5500mg/L、氨氮浓度2000~2200mg/L的待处理废水经气液混合器送入反应器,在反应器中保持温度60~95℃、气水比在(30~240):1、PH为9.5~10.5的反应条件下反应1~1.5h,由反应器吹脱出的尾气采用酸碱多级吸收后外排,气液混合器与反应器之间构成泡沫循环,以防止反应器泡沫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唯炼焦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唯炼焦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1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直流电磁铁的PCB板保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IP地址获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