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2812.X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2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任杰;陈勰;张乃文;顾书英;李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12 | 分类号: | B29C70/12;B29C7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纤维 乳酸 纤维 混纺 纤维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纤维板,由上下两层聚乳酸面层和其间所夹的一层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毡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乳酸面层为聚乳酸基薄膜、聚乳酸无纺布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层叠,面密度为20-500g/m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基薄膜为纯聚乳酸薄膜,或聚乳酸与其它树脂的共混物薄膜;所述其它树脂选自生物质可降解树脂PBAT、PHA、PBS和PC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毡的面密度为1000~5000g/m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毡中的天然纤维含量为1~99wt%。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毡中的聚乳酸纤维为短纤维,纤维长度为20~80mm,纤度为1~4D,纤维截面形状为圆形、多角形、多叶形、Y形、哑铃形、扇形或中空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毡中的天然纤维为苎麻纤维、亚麻纤维、黄麻纤维、红麻纤维、剑麻纤维、大麻纤维、竹纤维或木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毡中的天然纤维为短纤维,纤维长度为20~80mm,直径为10~100μm,纤维截面形状为腰圆形、锯齿形或多角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纤维和聚乳酸纤维混纺纤维板的拉伸强度≥30.0MPa,弯曲强度≥20.0MPa,冲击强度≥100J/m。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纤维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合均匀,经梳理、铺网、针刺,制成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毡;
(2)在天然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纺毡的外层上下面上加聚乳酸面层;
(3)将组坯后的材料放入150-180℃真空烘箱中预热10-20min,迅速移至成型模中,0.3-0.6MPa下气压成型后30-50℃冷却定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28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机箱
- 下一篇:具有漏斗形沟槽的屏蔽栅极MOSFET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