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录音同步的DTMF解码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3284.X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4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张小龙;陈竹明;吴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翼卡车联网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64 | 分类号: | H04M1/64;G10L19/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杨宏 |
地址: | 528133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录音 同步 dtmf 解码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TMF解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录音同步的DTMF解码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DTMF(Dual Tone MultiFrequency)是有线电话中的拨号方式,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对于脉冲拨号方式具有速度快、误码低、接通率高等优点。DTMF原理是用两个特定的单音频组合信号来代表数字信号以实现其功能的一种编码技术。两个单音频的频率不同,代表的数字或实现的功能也不同。通常16个按键,其中有10个数字键0~9和6个功能键*、#、A、B、C、D。由于按照组合原理,一般应有8种不同的单音频信号。因此可采用的频率也有8种,即称之为多频。由于它采用从8种频率中任意抽出2种进行组合来进行编码,所以也称之为“8中取2”的编码技术。
传统的DTMF解码技术都是以将程序固化到芯片,由硬件对DTMF信号进行解码。常用的硬件解码芯片:单片机、DSP、专用芯片或ARM等等。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因需要单独的芯片,增加了产品材料成本与生产成本。
2、解码的单片机较难处理复杂的DTMF编码。
3、与操作的上层应程序进行交互处理较为困难。
有鉴于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录音同步的DTMF解码方法和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DTMF解码技术采用将程序固化到芯片而带来的解码困难、成本增加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录音同步的DTMF解码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用户指令开启录音功能,按照每秒8K的采样率对外界传入的原始声音数据进行采集;
S2、将采集到的原始声音数据转化为相应的PCM信号,并按照预先设定的采样率标准还原成DTMF码;
S3、将所述DTMF码转化为相应的PCM信号,再将所述PCM信号转化为相应的模拟信号后,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所述的基于录音同步的DTMF解码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0、启动并初始化DTMF录音机解码器;
S120、为DTMF录音机解码器分配容量为16K的内存来存放DTMF音频;
S130、设置音频输入参数,同时设置采样率为每秒8K;
S140、调用相应的API函数,实现对外界传入的原始声音数据的采集。
所述的基于录音同步的DTMF解码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中对外界传入的原始声音数据进行采集时包括:
S111、调用OnMM_WIM_OPEN函数打开声卡,设定事件触发定时器,并进行初始化;
S112、调用OnMM_WIM_DATA函数为保存缓存重分配内存以及将数据发送到新缓存;
S113、录音完成后,调用OnMM_WIM_CLOSE函数关闭录音设备。
所述的基于录音同步的DTMF解码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20中,当内存分配失败时,内存消除播放SystemExcalamation定义的提示声音,然后执行销毁窗口消息函数OnDestroy,并在后续声音采集或播放时调用OnMM_WIM_CLOSE。
一种基于录音同步的DTMF解码系统,其中,包括:
应用程序层,用于根据用户指令启动录音,并通知下述的驱动层;并按照预先设定的采样率标准将驱动层输入的PCM数据还原成DTMF码后,再将与所述DTMF码转化为相应的PCM数据传输到下述的驱动层;
驱动层,用于驱动下述的硬件层进行声音采集,并在硬件层和应用程序层之间进行PCM数据的传递;
硬件层,用于按照每秒8K的采样率控制采集装置对外界传入的原始声音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驱动层输入的PCM信号转化为相应的模拟信号后输出。
所述的基于录音同步的DTMF解码系统,其中,所述硬件层包括声卡芯片及其对应的外围电路。
所述的基于录音同步的DTMF解码系统,其中,所述采集装置为话筒,输出装置为扬声器。
所述的基于录音同步的DTMF解码系统,其中,话筒采集到的信号经过声卡芯片处理后输出5路数字信号:时钟输入信号、同步信号、串行数据输出信号、串行数据输入信号和复位信号。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翼卡车联网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翼卡车联网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32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