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粘倒扣式油脂循环尼龙滑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3508.7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7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祁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利德尔塑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50 | 分类号: | F16H55/5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粘 倒扣 油脂 循环 尼龙 滑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尼龙滑轮,尤其涉及一种胶粘倒扣式油脂循环尼龙滑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行业、油田机械领域中采用的尼龙滑轮,滑轮轮系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轴承作为传动装置,轴承可由注油口注入润滑油脂进行润滑,轴承内部运动磨损所产生的碎屑杂质通过废油排出口排出。目前普遍存在润滑油泄露问题,虽有防油脂侧漏装置,但由于该装置镶嵌安装方式的局限使得不能完全对油脂进行密封,甚至防油脂侧漏装置会从滑轮体上脱落,影响润滑效果,浪费润滑油,轴承的使用寿命缩短,使用成本提高;另外,目前的尼龙滑轮轴承多采用轴承与中心轴之间的固定配合来保证轴承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在长期高负荷运转的恶劣工况下,轴承甚至会从中心轴上脱落,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尼龙滑轮的下述缺点:1.由于防油脂侧漏装置镶嵌安装方式的局限导致润滑油泄露,甚至防油脂侧漏装置会从滑轮体上脱落,从而影响润滑效果,浪费润滑油,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成本;2. 尼龙滑轮轴承多采用轴承与中心轴之间的固定配合来保证轴承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在长期高负荷运转的恶劣工况下,轴承甚至会从中心轴上脱落,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胶粘倒扣式油脂循环尼龙滑轮,包括尼龙滑轮体、置于尼龙滑轮体内孔的轴承、置于轴承中心孔的中心轴、设于尼龙滑轮轮体上的注油口、与尼龙滑轮体内孔相通的位于轴承端部并与轴承平行设置的防油脂侧漏装置和设于防油脂侧漏装置上的废油排出装置,所述轴承为两个并对称平行设置,所述防油脂侧漏装置为两个并分别置于两个轴承的端部,所述废油排出装置为两个并分别置于两个防油脂侧漏装置上,所述尼龙滑轮体上设有凹槽,所述防油脂侧漏装置上设有凸起,防油脂侧漏装置上的凸起倒扣入尼龙滑轮体上的凹槽,凸起和凹槽之间紧密配合,并在防油脂侧漏装置与尼龙滑轮体的接触面上用胶粘接固定。
还包括紧密套在所述中心轴上的轴用弹性外挡圈和轴用弹性内挡圈,轴用弹性外挡圈位于所述防油脂侧漏装置与轴承之间并与轴承内圈外侧紧密接触,轴用弹性内挡圈位于两个轴承之间并与轴承外圈内侧紧密接触。
本发明的防油脂侧漏装置与尼龙滑轮体之间的安装方式由一般的镶嵌安装改为胶粘倒扣式安装,防油脂侧漏装置不会从滑轮体上脱落,密封性大大提高,杜绝了润滑油脂的泄露,润滑效果得到很好的改善,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通过在轴承两侧的中心轴上紧贴轴承分别卡合弹性挡圈,限制轴承于固定的位置不发生位移,降低了高负荷运行过程中轴承脱落的风险,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油口,2、防油脂侧漏装置,3、中心轴,4、废油排出装置,5、轴用弹性内挡圈,6、轴用弹性外挡圈,7、凹槽,8、尼龙滑轮体,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包括尼龙滑轮体8、置于尼龙滑轮体内孔的轴承9、置于轴承中心孔的中心轴3、设于尼龙滑轮轮体上的注油口1、与尼龙滑轮体内孔相通的位于轴承端部并与轴承9平行设置的防油脂侧漏装置2和设于防油脂侧漏装置上的废油排出装置4,尼龙滑轮体8上内孔外侧设置凹槽7,位于尼龙滑轮体8两侧的防油脂侧漏装置2的端部设有凸起,凸起正好紧密倒扣入凹槽7,并在凸起与凹槽7接触面上涂上胶水,使防油脂侧漏装置2完全将轴承9密封于尼龙滑轮体8的内孔里,防油脂侧漏装置2不会从尼龙滑轮体8上脱落,不会发生润滑油泄露。
轴用弹性内挡圈5置于两个轴承9之间并与轴承外圈内侧紧密接触,轴用弹性外挡圈6位于防油脂侧漏装置2与轴承9之间并与轴承9内圈外侧紧密接触,对轴承9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利德尔塑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利德尔塑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35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