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强效抗氧化剂松树系列提取物胶囊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4082.7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3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成进学;成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进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302;A23L1/305;A23L1/30;A23P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强效 抗氧化剂 松树 系列 提取物 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强效抗氧化剂松树系列提取物胶囊,是属于天然抗氧化剂松树系列元素维生素健身保健食品配制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权威机构证实:松树中含有十分丰富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佳的复合型的抗衰老的天然物质,是21世纪抗氧化、排毒素、健康长寿最理想的自然植物。20世纪医学和生命科学对人类的贡献是对肽类、氨基酸与核糖、核酸的认识、研究和应用。现在人们知道,要想健康、健壮长寿的体质,就是要有充足的营养,人体内元素平衡、维生素、蛋白质及各种氨基酸均衡,进入21世纪人们对基因,特别是对“氧自由基”的认识,人类又将医学和生命科学又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医学科学界认定21世纪是抗氧化剂的世纪,人们将在抗氧化中得到健康、健壮和长寿,这就是21世纪健康长寿的新理念,即抗“氧自由基”的理论,什么叫“氧自由基”,它与人体内的自由基与疾病是个什么关系?
“氧自由基”通常是指在人体细胞物质基态氧(O2)上加入一个电子(O2-),就变成了“超氧化物自由基”或“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等,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活跃,对细胞的核酸、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破坏极强。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不会对细胞造成损害,机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不断地有自由基产生,细胞内同时存在着自由的防御系统,但是现在的环境、空气、水质等的污染,使自由基生成过多,或是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减弱时,便引起细胞损伤,许多疾病随之而来。
随着对自由基与疾病的关系研究不断深入,抗氧化剂强力清除自由基的应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由于那些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是否会给人们带来毒性,所以利用天然抗氧化剂松树提取物防病、治病,强体健身益寿是本发明的核心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强效抗氧化剂松针系列提取物保健胶囊。
本发明技术解决的方案是:
一种天然强效抗氧化剂松针系列提取物保健胶囊,其特征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组成%
(1)宏、微量元素群混合纳米粉,其特征是:有下列质量份配比组成%
宏量元素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组成
上述各组分之和为100%;占人体总体重的99.95%;
微量元素按下列质量份配比组成
上述各组分之和为100%;占人体总体重的0.05%;
宏、微量元素即指宏量元素99.95%+微量元素0.05%=100%;
(2)维生素族是水溶性维生素为90%与脂溶性维生素为10%组成100%,具体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组成%
水溶性维生素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组成%
上述各组分之和为100%;
脂溶性维生素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组成%
维生素E95%+维生素A、D、K5%=100%;
上述各组分之和为100%;
(3)松针氨基酸系列混合纳米粉
松针是松树的叶常见的油松、马尾松、赤松氨基酸按下列质量份配比组成%
(4)强力清除自由基相同量混合纳米粉,其特征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组成%
(5)松树系列提取物混合纳米粉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组成%
以上各组分物料用常规二氧化碳萃取或用60%乙醇提取的方法提取,滤液经薄膜蒸发、回收乙醇,并浓缩成1∶1(即每毫升含源生药1g),相对密度为1.03-1.05的流浸膏备用。用时将流浸膏冷冻真空干燥研细与其他物料共同混合,将其混合物料再用纳米粒径超细微化通用装置将物料的大分子进行破碎、乳化、均质、分散,从而粒化成纳米级粒径的小分子过1800-2400目筛,中心粒径为0.1-5μm,因为药物的吸收常受药物在吸收部位溶出速度的支配,而减小粒径,可以增大在暴露在介质中的表面积,而促进溶解,进而提高药物的吸收度和利用率,增大了药效和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进学,未经成进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4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