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餐厨垃圾环保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04894.1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6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钱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韩博厨房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旺山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环保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厨垃圾处理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环保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存在很大隐患,大部分地区将餐厨垃圾作为饲料之间投喂牲畜,垃圾中存在大量病原体,牲畜感染疾病的机会大大提高,最终会通过食物链将疾病传染给人类。此外一些不法商贩将泔水油收集加工并流向市场用于加工食品,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从另一个角度看,餐厨垃圾含有丰富的有机营养成分,只要经过处理可以变成动物饲料、有机肥料、生物柴油能源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餐厨垃圾环保处理方法,够将餐厨垃圾快捷有效处理,利于垃圾的充分利用,避免不正当的处理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而且本系统具有自清洗功能,减少了清洁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餐厨垃圾环保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餐厨垃圾倒在垃圾破碎台上,餐厨垃圾落入垃圾破碎台下的垃圾破碎器中,垃圾破碎器对餐厨垃圾进行破碎作业,破碎完后的餐厨垃圾通过管道进入固液分离器;
第二步:固液分离器对破碎完后的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餐厨垃圾的废渣通过管道进入废渣桶中,餐厨垃圾中的液体进入油水分离器中;
第三步:油水分离器将液体中的油和水分离开来,油排入油桶中,并通过测量仪对油量测量,同时测量仪将油量数据上传到终端,水分经过沉淀后排入水箱中。
优选的是,所述固液分离器中设有喷嘴,喷嘴与所述油水分离器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有回水水泵,固液分离工序结束后,回水水泵从所述油水分离器中抽水,通过喷嘴对固液分离器清洗。
优选的是,所述油水分离器中设有电极棒、超声波发生器和加热管,电极棒对液体导电量实时监测,达到设定值后,进行排油;加热管对液体加热,超声波发生器加快油水分离。
优选的是,所述垃圾破碎器、固液分离器、油水分离器、测量仪、回水水泵、电极棒、超声波发生器和加热管受控于控制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将餐厨垃圾快捷有效处理,利于垃圾的充分利用,避免不正当的处理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餐厨垃圾环保处理方法中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配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餐厨垃圾环保处理方法,包括:第一步:将餐厨垃圾倒在垃圾破碎台1上,餐厨垃圾落入垃圾破碎台1下的垃圾破碎器2中,垃圾破碎器2对餐厨垃圾进行破碎作业,破碎完后的餐厨垃圾通过管道进入固液分离器3;第二步:固液分离器3对破碎完后的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餐厨垃圾的废渣通过管道进入废渣桶中4,餐厨垃圾中的液体进入油水分离器中5;第三步:油水分离器5将液体中的油和水分离开来,油排入油桶6中,并通过测量仪对油量测量,同时测量仪将油量数据上传到终端,水分经过沉淀后排入水箱7中。
所述固液分离器3中设有喷嘴,喷嘴与所述油水分离器5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有回水水泵8,固液分离工序结束后,回水水泵8从所述油水分离器5中抽水,通过喷嘴对固液分离器3清洗;所述油水分离器5中设有电极棒、超声波发生器和加热管,电极棒对液体导电量实时监测,达到设定值后,进行排油;加热管对液体加热,超声波发生器加快油水分离;所述垃圾破碎器2、固液分离器3、油水分离器5、测量仪、回水水泵8、电极棒、超声波发生器和加热管受控于控制器9。本发明能够将餐厨垃圾快捷有效处理,利于垃圾的充分利用,避免不正当的处理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韩博厨房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韩博厨房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48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