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带变坡装置及皮带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4955.4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永;刘乐枝;查德求;王欢;张碧亮;魏修立;傅强;冯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12 | 分类号: | B65G39/12;B65G1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装置 皮带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皮带变坡装置及皮带机。
背景技术
皮带机,又称带式输送机,是煤矿主要运输设备之一,适用于煤矿主要水平及倾斜巷道的送输、在连续装载的条件下可以实现连续运输,在煤矿应用非常广泛,比如,皮带运输机经常应用于煤矿的选煤厂、主运输系统、煤巷和岩巷掘进等。
现有技术的皮带机在大角度斜巷的实际应用中,皮带机的机头设置在下平巷,机尾设置在上平巷,皮带机运转方向为由机尾到机头。现有技术中皮带机在变坡点位置皮带容易被弹起导致洒货量大,且在巷道坡度突变较大时(如30度以上)需增设皮带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皮带变坡装置及皮带机,以解决皮带机在变坡点位置皮带容易被弹起导致洒货量大,且在巷道坡度突变较大时需增设皮带机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皮带变坡装置,包括:前级改向滚筒、后级改向滚筒和滚筒支撑架;所述前级改向滚筒和后级改向滚筒滚动设置在所述滚筒支撑架上,所述滚筒支撑架用于固定在巷道底板上;所述前级改向滚筒和后级改向滚筒的横向中心轴相互平行,纵向中心轴重合,所述后级改向滚筒位于所述前级改向滚筒的下后方,所述前级改向滚筒和后级改向滚筒用于绕设皮带机的运输皮带,将皮带机上带面分割为上下两层且使下层输出皮带与巷道底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用于架设前级改向滚筒和后级改向滚筒。
更进一步地,所述滚筒支撑架包括:内侧固定架和外侧固定架;所述内侧固定架和外侧固定架分别用于设置在运输皮带的两侧;
通过调整所述内侧固定架和外侧固定架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调节所述前级改向滚筒、后级改向滚筒的运行中心与皮带机的运行中心一致。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固定架和外侧固定架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前级改向滚筒或后级改向滚筒的运行中心的调节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内侧固定架和外侧固定架上的调节螺杆,通过转动所述调节螺杆调节所述前级改向滚筒或后级改向滚筒的中心轴的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皮带机,包括机头滚筒、机尾滚筒和运输皮带,所述运输皮带绕设在所述机头滚筒和机尾滚筒上,该皮带机还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皮带变坡装置,所述皮带变坡装置设置在皮带机应用巷道的变坡点位置。
本发明皮带变坡装置及皮带机,通过前级改向滚筒和后级改向滚筒将皮带机上带面分割为上下两层且使下层输出皮带与巷道底板平行,相当于在变坡点位置将一条皮带机改为两条皮带机,使运行在皮带上的货物能够平稳的落在上层带面上,以减少皮带机在变坡点位置皮带容易被弹起导致的洒货量,且不需要在巷道坡度突变较大时增设皮带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皮带变坡装置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皮带变坡装置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皮带变坡装置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皮带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皮带变坡装置; 11:前级改向滚筒; 12:后级改向滚筒;
2:滚筒支撑架; 3:皮带机上带面; 5:机头滚筒;
6:机尾滚筒; 21:内侧固定架; 22:外侧固定架;
7:调节螺杆; 20:皮带机; 8:运输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皮带变坡装置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皮带变坡装置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皮带变坡装置10可以包括:前级改向滚筒11、后级改向滚筒12和滚筒支撑架2;前级改向滚筒11和后级改向滚筒12滚动设置在滚筒支撑架2上,滚筒支撑架2用于固定在巷道底板上;前级改向滚筒11和后级改向滚筒12的横向中心轴相互平行,纵向中心轴重合,后级改向滚筒12位于前级改向滚筒11的下后方,前级改向滚筒11和后级改向滚筒12用于绕设皮带机的运输皮带,将皮带机上带面3分割为上下两层且使下层输出皮带与巷道底板平行。
具体地,现有的皮带机在启停和运行期间,在巷道变坡点位置皮带容易被弹起而造成洒货,且在巷道坡度突变较大时(如30度以上)需增设皮带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4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乙烯装置急冷油黏度的方法
- 下一篇:自洁净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