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形拱顶盖施工用支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5861.9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6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生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生治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300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拱顶 施工 用支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形拱顶盖施工用支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圆形建筑拱顶施工一般采用混凝土现浇砼现浇或预制件拼装的方法进行,上述施工方法均必须在拱顶下方建造拱架,装模,模板大多采用木模或钢模,建造完成后需将模具拆除,这种支模方法不仅工艺复杂、造价高、工期长,而且对较大空跨的圆形建筑无法实现拱顶。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球形拱顶盖施工用支模方法,具有不需要任何支持,而且,模具是与现浇砼层形成一体的整体,不需要拆模等特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球形拱顶盖施工用支模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按照球形拱顶盖直径以及矢跨比,计算出球拱半径、拱高、拱弧长、预制高度、拱圈层数、预制块厚度和宽度;
2)依据步骤1)中的数据,制作预制块,且预制块的下口端设置有钢筋挂钩卡槽;
3)将不同拱圈的预制块按照顺序编号;
4)制作钢筋挂钩;
5)在圆池墙顶部现浇圈梁,并做好登脚斜面,同时预留钢筋挂钩孔眼;
6)在登脚斜面位置打素水泥浆,将第一圈的预制块凹面朝下,且预制块的下口贴合在素水泥浆上;同时将钢筋挂钩钩在预制块的上口,钢筋挂钩下脚杆在预留钢筋挂钩孔眼内卡紧;依次序安装完第一圈的预制块;
7)接着安装第二圈的预制块:在第一圈的预制块上口位置打素水泥浆,将第二圈的预制块同样凹面朝下,且预制块的下口贴合在第一圈的预制块上口的素水泥浆上,同时将钢筋挂钩钩在第二圈的预制块上口,钢筋挂钩下脚杆在第一圈预制块下口设置的钢筋挂钩卡槽内卡紧;依次序安装完第二圈的预制块;
8)依据步骤7),安装其他拱圈的预制块。
拱圈合拢时安装的预制块其宽度可采用切割机等设备修正。
每安装完一个拱圈,校准拱半径,使其误差不超过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球形拱顶盖的支模方法,不需要任何支持,而且,模具是与现浇砼层形成一体的整体,不需要拆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预制模块模具制作简单、费用低,经久耐用;
2、预制块可集中工厂化生产,也可现场制作;
3、工程施工方便简单,安全可靠;
4、节省工程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拱顶盖拼装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钢筋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拱顶盖拼装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预制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6所示,在登脚斜面4位置打素水泥浆,将第一圈的预制块1凹面朝下,且预制块1的下口贴合在素水泥浆上;同时将钢筋挂钩3钩在预制块1的上口,钢筋挂钩3下脚杆在预留钢筋挂钩孔眼内卡紧;依次序安装完第一圈的预制块1;接着安装第二圈的预制块1:在第一圈的预制块1上口位置打素水泥浆,将第二圈的预制块1同样凹面朝下,且预制块1的下口贴合在第一圈的预制块1上口的素水泥浆上,同时将钢筋挂钩3钩在第二圈的预制块上口,钢筋挂钩3下脚杆在第一圈预制块下口设置的钢筋挂钩卡槽2内卡紧;依次序安装完第二圈的预制块1;接着采用相同的方法拼装其他的拱圈预制块1;拱圈合拢时安装的预制块1其宽度可采用切割机等设备修正;每安装完一个拱圈,校准拱半径,使其误差不超过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生治,未经杨生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58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