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温硫化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06642.2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2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岳映雷;张晖;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83/06;C08L83/07;C08L83/08;C08L83/05;C08K3/36;C08K5/544;C08K5/5425;C08K5/5419;C08J3/24;C01B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刘国平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温 硫化 硅橡胶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室温硫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交联反应条件下,将含有硅橡胶基胶、交联剂和第一催化剂的含硅橡胶混合物进行交联反应,得到交联产物;所述硅橡胶基胶的分子链中至少一端为羟基、烷氧基或乙烯基;
(2)将所述交联产物与二氧化硅前驱体和第二催化剂接触,使得至少部分二氧化硅前驱体和第二催化剂进入所述交联产物中,并在水解缩合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橡胶基胶为基准,所述交联剂的用量为1-10重量份,所述第一催化剂的用量为1-10重量份;优选地,以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橡胶基胶为基准,所述交联剂的用量为2-4重量份,所述第一催化剂的用量为1-3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硅橡胶基胶为分子链中至少一端为羟基、烷氧基或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聚二苯基硅氧烷和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正硅酸乙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含氢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钛酸异丁酯和氯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硅橡胶混合物中还含有功能填料、增强填料、稀释剂和其它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以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橡胶基胶为基准,所述功能填料的用量为1-20重量份,所述增强填料的用量为10-80重量份,所述稀释剂的用量为10-100重量份,所述其它助剂的用量为1-10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进行交联反应之前,将所述硅橡胶基胶在80-120℃下老化处理10-1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联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15-35℃,反应时间为12-48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橡胶基胶为基准,所述二氧化硅前驱体的用量为10-100重量份,所述第二催化剂的用量为1-10重量份;优选地,以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橡胶基胶为基准,所述二氧化硅前驱体的用量为50-80重量份,所述第二催化剂的用量为3-5重量份;优选地,所述二氧化硅前驱体为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正硅酸丁酯和聚硅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甲胺和二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水解缩合反应之前,将反应促进剂与所述交联产物和二氧化硅前驱体以及第二催化剂一起进行接触,使得至少部分反应促进剂和二氧化硅前驱体以及第二催化剂进入所述交联产物中;优选地,以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橡胶基胶为基准,所述反应促进剂的用量为1-10重量份;优选地,所述反应促进剂为醇的水溶液,所述醇的水溶液中醇与水的重量比为1-1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接触温度为20-40℃,接触时间为1-120分钟;所述水解缩合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10-80℃,相对湿度为10-100%,反应时间为12-48小时;优选地,所述水解缩合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25-40℃,相对湿度为60-80%,反应时间为30-40小时。
11.由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室温硫化硅橡胶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66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