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两个管的、有卷边的管端的螺旋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6712.4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G·韦克;S·阿博特;A·施塔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TI汽车海德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9/00 | 分类号: | F16L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俞海舟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两个 有卷边 螺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两个管的、有卷边的管端的螺旋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上述那种螺旋连接装置在实践中基本上被公开了。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证明一个管端设置有E-卷边和另一管端设置有F-卷边是合适的。为了在两个管端之间形成不透流体的连接,因此把E-卷边压靠在F-卷边上。但是,在实践中所公开的螺旋连接装置中不利的是,由于两个卷边相互挤压太强烈而损坏了这些卷边,及因此不再能确保该连接不漏流体。此外,下面这些是已知的,即在卷边之间布置隔开件或者中间环。但是,为了能够可靠地安装螺旋连接装置,因此在壳体内一定要固定隔开件或者中间环,从而在安装之前防止隔开件掉出。这需要附加的制造步骤,这些制造步骤对螺旋连接装置的制造费用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以这个技术问题为基础,提出了开始时所述的那种螺旋连接装置,该螺旋连接装置的特点在于组装可靠并且制造简单。
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教导了一种连接两个管子的、有卷边的管端的螺旋连接装置,该螺旋连接装置包括具有卷边的管端的两个管子、螺栓、螺母和隔开件,其中螺母具有正面孔,一个优选为圆筒形的容纳腔从该正面孔出发朝向螺母的后面孔延伸,其中螺母的在容纳腔侧的表面具有螺纹段,该螺纹段设计成内螺纹并且从正面孔开始朝向后面孔部分地在容纳腔内延伸,其中后面孔布置在螺母的后面的端壁上,该后面的端壁具有位于容纳腔侧的连接面,其中在预先组装状态下,在螺母内能够接纳隔开件和具有第一卷边的第一管端,其中内螺纹的螺纹轮廓以这样的方式延伸到容纳腔内,以致在预先组装状态下隔开件不可丢失地保持在第一卷边和内螺纹之间并且以预设的间隙被保持在容纳腔内,其中具有第二卷边的第二管端能够被保持在螺栓内,其中通过把螺栓拧入到螺母中能够形成组装状态,其中在组装状态下,第二卷边能够通过螺栓这样地被加载压紧力,以致第二卷边被压靠在隔开件的一个密封面上并且隔开件通过另一个密封面这样地被压靠在第一卷边上,因此第一卷边的后面的接触面在组装状态下被压靠在螺母的连接面上。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预先组装状态表示:螺栓没有被拧入到螺母中或者仅是部分地被拧入到螺母中。特别优选地,在预先组装状态下,通过螺栓在第二卷边上没有产生压紧力。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组装状态(连接状态)表示:通过压紧力,使第二卷边对流体密封地压紧或者挤压在隔开件上,及隔开件对流体密封地被压紧或者挤压在第一卷边上。在组装状态下,流体介质、例如制动液可以从第一管流到第二管或者从第二管流到第一管中。该螺旋连接装置例如可以安装到制动系统或者制动管路和/或燃油管路中。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正面孔是螺母中的导入孔,通过该导入孔,以有利的方式可以把螺栓和第二管导入或者拧入到容纳腔中。优选容纳腔设计成圆柱形。有利的是,第一管通过后面孔伸入到容纳腔中,其中第一管的卷边布置在容纳腔内。因此,第一管端通过后面孔伸入到螺母的容纳腔中。第一管和/或第二管各自是制动管路或者燃油管路。有利的是,螺栓具有用来接纳第二管端的接纳通道。螺栓环绕第二管端的端面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设计成挤压面,在形成组装状态时和在组装状态下,螺栓通过该挤压面在第二卷边上施加挤压力。在组装状态下,螺栓尤其通过挤压面力配合地贴靠在第二卷边上。有利的是,螺栓的外螺纹设计成与螺母的内螺纹互补的。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隔开件具有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其中第一密封面设计成与第一管端的卷边互补,及第二密封面设计成与第二管端的卷边互补。建议隔开件尤其在预先组装状态下不可丢失地在容纳腔中被保持在螺纹段和连接面之间或者被保持在螺纹段和第一管端的卷边之间。
合适的是,隔开件以这样的方式被保持在容纳腔内,以致隔开件仅仅沿着容纳腔的轴向或者纵向可以运动。容纳腔的轴向或者纵向表示容纳腔从前面孔到后面孔的延伸。优选地,隔开件沿着径向没有间隙地在容纳腔中被引导。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该径向被定向成横向于轴向。
根据实施例,螺纹段仅仅在容纳腔的一部分轴向长度上延伸。有利的是,没有螺纹的、尤其是圆柱形形状的段与螺纹段相邻接,该没有螺纹的段一直延伸到连接面。尤其地,螺纹段的轴向长度大于没有螺纹的段的轴向长度。有利的是,螺纹段轴向长度和没有螺纹的段的轴向长度的比例为1.2到2.0,尤其为1.4到1.8,及特别优选为1.6或者大约1.6。隔开件在预先组装状态下尤其优选地布置在没有螺纹的段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I汽车海德堡有限公司,未经TI汽车海德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6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