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油性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7630.1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鸿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9/00 | 分类号: | C09D169/00;C09D193/04;C09D133/26;C09D7/12;C09D5/03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油性 聚碳酸酯 粉末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涂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油性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金属构件的粉末涂装业务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家用电器、仪器仪表、交通设施、铝型材、各种车辆以及日用五金等行业,粉末涂层能给金属提供优良的防腐保护及装饰性能,但由于用于上述领域的现有涂料的抗污染性能不理想,涂层上经常附着各类灰尘、污垢甚至是油污;抗粘贴能力也不理想,且现有粉末涂料形成的涂层在户外长期暴晒、雨淋等自然条件影响下易出现起泡、开裂、剥离等现象,因此,涂层的机械性能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油性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油性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48-55、松香树脂1.5-2.0、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12-15、磷酸三丁酯0.8-1.2、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3-3.8、超细硫酸钡15-25、聚丙烯酰胺6.0-8.0、二乙烯三胺 1.1-1.3和陶瓷渣粉末25-30。
所述的耐油性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52、松香树脂1.8、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14、磷酸三丁酯1.0、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5、超细硫酸钡15、聚丙烯酰胺7.0、二乙烯三胺 1.2和陶瓷渣粉末28。
所述的耐油性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松香树脂、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磷酸三丁酯、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超细硫酸钡、陶瓷渣粉末混合,在120-130℃下搅拌1-2小时;
(2)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其它原料与步骤(1)物料混合,然后送入挤出机造粒,挤出机温度130-140℃,冷却,研磨至40-50μm时;停止研磨,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增加陶瓷渣粉末作为填料,大大提高了粉末涂料的疏水性,同时,本发明通过松香树脂、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磷酸三丁酯、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超细硫酸钡、陶瓷渣粉末混合,提高了原料的分散性与相容性,使得粉末涂料涂布性提高,成膜平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耐油性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粉末涂料,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kg)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52、松香树脂1.8、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14、磷酸三丁酯1.0、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5、超细硫酸钡15、聚丙烯酰胺7.0、二乙烯三胺 1.2和陶瓷渣粉末28。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油性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松香树脂、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磷酸三丁酯、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超细硫酸钡、陶瓷渣粉末混合,在120-130℃下搅拌1-2小时;
(2)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其它原料与步骤(1)物料混合,然后送入挤出机造粒,挤出机温度130-140℃,冷却,研磨至40-50μm时;停止研磨,包装。
将该粉末涂料采用静电喷涂施工方法作用于经喷涂处理的标志牌上,经180℃的充分固化,自然冷却至室温,放置22h 后,测定涂层性能,其涂层冲击强度≥ 94cm,耐盐雾时间≥ 2975h,人工加速老化时间≥ 3070h,耐热性能≥458℃,天然曝晒11个月不起泡、不生锈、不开裂、不剥离,对油污的分解率≥99.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鸿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市鸿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7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寻迹小车
- 下一篇:动车组列车防污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