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流互感器高压带电接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7764.3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6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章述汉;李前;李鹤;袁建平;胡宗泉;熊前柱;胡浩亮;李登云;杨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王玉 |
地址: | 10019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互感器 高压 带电 接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的校准、检定与检测领域,特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高压带电接入装置。
背景技术
电网中用于关口计量的电流互感器必须定期进行误差特性检测,根据常规检测方法,被检电流互感器所在线路必须断电,且必须断开该线路。由此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很大的工作量,且有的线路根本无法停电,否则会影响区域的生产和生活。另外在一些科研项目中,也需要测量一次高压母线中的电流。之前的技术采用带电作业的方式将标准电流互感器接入母线,这种方式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且只适用于重量轻的电流互感器,而一般高准确度电流互感器是带铁芯的,重量较大,人工带电作业难以完成。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电流互感器的带电测试方法及其应用》(申请号:CN200910216641.X)公开的是:在电流互感器带电运行的情况下,通过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回路上二次端子盒的两个开关,将分析仪带电串入二次低压回路作为测试回路;由分析仪产生异频测试信号注入到测试回路中,通过测量和计算注入频率信号下的回路关键参数,实现带电误差测试和带电频率响应测试。该方法属于一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间接测试方法,其误差测试的有效性、准确度以及安全性仍有待更多的试验验证。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电流互感器高压带电接入装置包括开口CT、主绝缘子和开口启闭装置,利用开口启闭装置打开或闭合开口CT,进而实现在系统不断电且不需要断开一次母线的情况下,安全、快速、方便地将重量较大的电流互感器接入一次高压母线以开展一次母线电流的测量或者电流互感器的在线校准试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流互感器高压带电接入装置,包括开口CT、主绝缘子和开口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口CT安装于主绝缘子上,开口CT的铁芯被切割成两半,被切成的两半铁芯通过第二铰链连接,开口CT能通过开口启闭装置打开或闭合。其有益效果是:在系统不断电且不需要断开一次母线的情况下,安全、快速、方便地将重量较大的电流互感器接入一次高压母线以开展一次母线电流的测量或者电流互感器的在线校准试验。
如上所述的电流互感器高压带电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启闭装置由顺序相互连接的丝杆升降机构、辅助绝缘子、垂直连杆、第一铰链和水平连杆组成。
如上所述的电流互感器高压带电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垂直液压升降机构、水平移动平台和平板车,所述的直液压升降机构安装在平板车上,所述的水平移动平台安装在直液压升降机构上,所述的水平移动平台安装开口CT、主绝缘子和开口启闭装置。
如上所述的电流互感器高压带电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车、垂直液压升降机构、水平移动平台和开口启闭装置可以由机电控制。其有益效果是:各机构全电动控制代替了人工带电作业,使操作人员更安全,且能完成重量较大的开口CT的接入工作。
如上所述的电流互感器高压带电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铰链为长方形,其垂直方向上的尺寸更大。其有益效果是:在开口CT闭合过程中,当开口CT闭合好后,辅助绝缘子及其上部的垂直连杆可以继续向上运动小段距离,垂直连杆内的销子沿长方形孔滑动,起到缓冲的作用。
如上所述的电流互感器高压带电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CT开口处一端面设有定位销,另一端设有对应的定位孔。其有益效果是:定位销与定位孔的精密配合能保证铁芯闭合时不会发生接触面横向偏移。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主要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顶部开口CT及其联动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名词解释:开口式电流互感器:简称开口CT。
附图中的标记:1—开口CT、2—主绝缘子、3—辅助绝缘子、4—水平移动平台、5—丝杆升降机构、6—垂直液压升降机构、7—平板车、8—垂直连杆、9—第一铰链、10—水平连杆、11—第二铰链、12—定位销。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7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